数据大学大学介绍师资力量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时间:2019-10-0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师资力量:


  截止2017年6月,学院每年在校任课教师近600名,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同济大学,大部分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他们不仅教学态度认真,授课质量上乘,而且每天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到嘉兴上课。此外,还有相当部分教师留宿学院,以便晚上为学生答疑辅导,对学院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院已建成校舍建筑面积30万余平方米,包括教学楼群、实验楼、图书馆、体育运动场、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公寓楼、学生商业街等现代化教学和生活设施,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完善保障。学院二期建设完成后,校舍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8万平方米,各类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学生宿舍环境优美,每间寝室可住四人(约20平方米),室内配有宽带接口和独立卫生间。学院设有多个餐厅便于学生就近用餐。学生使用统一的校内一卡通。

  总面积达30000平方米、概算投资近2亿元的新图书馆大楼已经投入使用。这不仅是嘉兴市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在全国的独立学院中也首屈一指。

  截止2017年6月,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建筑系、交通运输工程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会计系、外语系、中德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体育部。2014年将在建筑、土木、机械、电气、经济、管理、外语方向的24个专业面向全国25个省(市)计划招生。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英语、德语等27个专业(方向),并开设机电类、经管类两个方向的中德交流班。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成立于2009年6月。现有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共4个本科全日制专业。

  已建成测量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工程地质实验室、胶凝材料及骨料实验室、建材力学实验室、高分子合成实验室、高分子成型实验室,结构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

  土木工程系以“培养、引进、外聘”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支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在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1%,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52%和34%。

  土木工程系十分重视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先后与嘉兴南湖区建设局、嘉兴开发区建设局、浙江景华建设有限公司、嘉兴国际商务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嘉兴联合污水处理厂、嘉兴南郊贯泾港自来水公司、浙江华尔绝热科技有限公司、龙业建材有限公司、嘉兴市鼎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博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南湖区环保局等几十家单位建立了科教合作或实践基地共建关系。

  在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同时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和社会实践,探索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开设专业兴趣小组、实践启发式教学方式等,并开设部分注册资格考试课程,将课程设置与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另外,全面开设了认识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调研、毕业实习等实践实习内容。各专业培养人才具有较鲜明的应用技术型特色,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招生与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在社会中享有较好的口碑。2015年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唯一的五星级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系

  交通运输工程系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本科专业。依托同济大学厚实的交通运输优势学科,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自专业开办以来,一直以培养培养陆路交通为主的专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其中,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交通运输等部门,从事施工、管理、设计、研究与规划等工作;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能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从事规划设计、列车运行组织、企业运营及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在交通运输企业从事客货运营销及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两个专业的毕业生还能在政府相关发改委、交通局等分枝机构从事交通运输技术性管理工作。两个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目前本系拥有较为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专职教师中,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占70%:所有老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40%。本系通过“外引、内培”方式,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组织中,对于核心、重点专业课程,还聘请同济大学相关资深教师来系任教。

  根据学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战略定位,本系特别重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除已建/在建交通运输陈列室、交通仿真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外,还与学校其他单位共享测量实验室、材料实验室;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仿真实验室,为系部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实验和试验条件。此外,本系在与上海济安交通咨询公司,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嘉兴车务段、乔司(编组)站、安吉交通运输局等单位签约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实习条件。2015年本系与嘉兴南高铁站共同发起建立了“伴您同行”志愿服务站,开创一种全新的工学结合的志愿服务新模式。

  本系还关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本系的专业教师还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内外科研项目,如:嘉兴市转型发展期综合交通体系多层次协调发展研究、上海市郊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轨道交通运营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保障技术研究、铁路既有线与增建二线设计三维智能CAD系统等;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建筑系

  建筑系秉承“大建筑、大环境”的办学理念,目前设有建筑学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以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为灵魂,以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学术定位为基础,以当代科学技术与地域文化的互动交融为导向,突出学科优势与地区优势相结合,因材施教、鼓励创新,着力培养基本功扎实、眼界开阔、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成立于2015年1月,由2008年我校首批设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而来,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个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建设成为浙江省特色专业。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围绕学校应用科技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专业规划、强化实践教学、加快师资建设,重点在培养计划修订、双师型师资培育、系实验教学中心筹建、学科活动竞赛、联合毕业设计、学生分层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

  在实践教学方面,突出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有机械实验教学中心,涵盖机械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汽车构造实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等,配置有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智能型液压传动综合实验台、三维打印机、3D扫描仪、全车实验等设备,共占地2200平米,服务于全院;建设有大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嘉兴敏实集团、东海橡胶、嘉湖机床厂、嘉善喜力、桐乡戴德集团、海宁康华医院、合众新能源汽车、苏州道森、上海德梅柯等企业,为学生实践教育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与上述企业进行联合毕业设计,为企业提前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在师资方面,建设有一支职称高、学历及年龄结构优化的教职工队伍,主要有同济大学派遣教师和专任教师两部组成,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3%。此外,每学期兼职教师约有30多人,均来自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电信学院等;专职辅导员4人,分管全系各个年级共近900在校学生。培养的各专业培养人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招生与就业形势良好,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86%,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率1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专业就业率97.22%。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以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强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由校内竞赛缆绳发射器到省级机器人设计大赛再到全国机械数字化设计赛,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积极做到动员的广覆盖,直面全系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2014年和2015年在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中均获全国二等奖1项,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中荣获获全国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和第五届“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中,共获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在第六届“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中荣获机械类计算机三维造型竞赛团体二等奖和二维图形绘制竞赛团体二等奖2项,同时获个人一等奖5项,个人二等奖9项。在2016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1项。 [6]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正式成立于2015年1月,由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机械与电气信息工程系发展而来,目前下设电气与自动化、电子信息与计算机、轨道信号与通信3个教研室和1个系办公室。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现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共7个本科专业,现有学生一千四百多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创新争先的教师队伍,全系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占65%,通过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尝试“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中,强化各专业课程建设,同时还聘请同济大学相关资深教师来系任教,不断推动系部健康发展。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培养具备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掌握电子与信息工程相关学科的原理和知识,获得良好的工程师培养训练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计划和课程的设置方面,体现工程思维、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逐步形成高素质、强能力、宽适应、有特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系已与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同济大学设计院、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同大方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闵行污水厂、嘉康电子等众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教育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积极组织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与创新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二零一三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系学生分别获得省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1项;二零一四年获省二等奖1项。二零一五在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中,我系学生获省一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全国优胜奖1项。二零一六年获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1项,这也是我校学子首次在该项赛事的全国总决赛中斩获奖项,实现了我校在此项赛事上新的突破。

  经济与管理系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经管类教育始于2008年,2009年11月正式成立经济与管理系,现任系主任为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平海教授。经管系下设国贸金融教研室、会计财务教研室、工商管理教研室、行政管理教研室,拥有教师10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65人。专职教师24人,其中9人为同济大学派遣,均具有高级职称;另有3位同济大学资深教授担任各专业负责人。兼职教师主要为同济大学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专职辅导员11人,分管全系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

  经济与管理系设有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5个专业(方向)。2014年3月在籍学生共4180人,占全校总学生数约44%,是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系。截止2013年底,经管系已有毕业生1311人,学位授予率达98%。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较高,考研、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 [8]

  会计系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财会类教育始于2008年,2015年1月15日,为了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经管系派生分立,会计系正式成立,由张其秀教授担任系主任,目前是全校规模第二大系。

  我系下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3个教研室;含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3个热门专业。目前在籍学生共1955人,占全校总学生数约21%。

  我系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5人为同济大学派遣教师;并有兼职教师约10人,主要为同济大学教师,也有部分来自上海财大和立信,均具有高级职称。

  我系学生工作由党总支副书记分管,现有专职辅导员8人,分管全系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

  我系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财会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伦理品德修养,人文素质培养,重视教学改革创新,在强调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全校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均是中坚力量。我系创新模式的创业教育以及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会计系是一个崭新的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我系将继续依托“母体”同济大学的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打造最优秀的会计系,培育更多符合各个领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外语系

  外语系成立于2014年6月,由英语专业教研室、德语教研室和公共外语教研室组成。现有教职工40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15名;3人具有博士学位,3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辅人员2名;外籍教师4人。

  外语系专门从事外国语言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文化功底,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了解外国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和所学专业知识从事涉外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择业面广,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旅游部门、国际经贸公司、外资企业、科研所、教育等单位从事涉外、翻译、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英语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文学史、英美文学作品选读、语言学概论。德语专业设置主要课程有:基础德语、高级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德语修辞鉴赏、报刊选读、德语写作、主要德国文学史、历史、经济概论、文学作品选读以及适量的科技类课程等。2015年,英语专业设置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和商务英语方向。

  外语系除了负责英语和德语专业的教学之外,还负责全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和中德交流班的德语教学工作。公共外语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外语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外语人才,每年举办、承办或参加各种层次的外语比赛,还与境外大学洽谈开展合作交流,帮助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经历,拓展视野。与诸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与多家企业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学生就读期间可以参加实习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


  中德学院

  中德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中德交流班)、医学影像技术(中德交流班)专业以及德语专业,2个“中德交流班”的培养计划制定、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由中德双方专家共同负责,部分课程由德方教师承担。

  新生入学后可自愿申请并经选拔后进入“中德交流班”学习,在完成一年的德语强化训练经考核合格后进入专业学习。在学期间将根据学生的德语水平和专业成绩安排赴德国高校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包括双学士学位、海外学期、暑期学校学习等),对于优秀毕业生学校还将推荐其赴德攻读硕士学位。2013年暑假将有近20名学生赴德学习交流。

  工商管理(中德交流班)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工商管理必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知识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以及具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市场营销、财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业务和管理工作。

  医疗影像技术(中德交流班)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医疗影像设备原理与技术、医学影像处理技术等方面理工医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能在医学影像工程或相关领域从事影像设备的开发、制造、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毕业时授予工学士学位。

  基础部

  基础教学部成立于2010年7月,设有社科教研室、化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公共英语教研室、力学教研室六个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和一个英语专业教研室;拥有化学、物理、力学等多个实验室。基础教学部负责全校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有关实验课教学和研究工作。

  基础教学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力,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基础教学部在做好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有关创新活动,在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竞赛中,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体育部

  学校体育部成立于2014年3月,下设综合办公室和体育教研室,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学校体育部现有教职工17人(同济大学派遣教师3人、专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8人;具有硕士学位8人。体育部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了同济大学的人才优势,除同济大学派遣体育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外,还积极完善专职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了梯队建设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校体育部在面对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终身受益”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注重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学校体育部在做好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和竞赛活动,体育的社团、体育俱乐部的训练、竞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文化生活。

  学校体育部在注重不断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学生体育课余训练工作,并且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交流活动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学校的荣誉作出了贡献。

  学校体育部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还注重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每年都承担了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并且在国内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体育部将不断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课余训练的水平;为学校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远大目标服务。 



相关数据
© 2006-2024 如意了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