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 高中 > 高三 > 语文 > 高考 > 安徽省2013年高考语文压轴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2013年高考语文压轴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2013年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 共66分)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休物。不言不足不说话,而是放弃“人之言”,达到“天之言”的境界。“天之言”乃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是传统美学不言之美的一个代表性观点。这句话有三个理论层次:其一,不言之美作为一种“大美”,不与“小美”相对,它是根本的美,是美的本体:其二,天地以“不言”为美的根本特点,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故以“不言”之美为美的最高准则:其三,天地之美并非与人的世界无关,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不是纯然外在的物质世界,它是人的生命所映照的世界。

《庄子》一书共使用“美”52次,其中多处含有哲学意义。它将美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一般的美,这是相对的美:一是道之美,这是绝对的美。前者称为小美,后者称为大美,或者至美。前者属于人的理性的视界,是人的语言可以表达的。而后者不涉人的理性,是人类语言所不可分别的浑然之美,是不言之美。前者是人为之美,后者为造化之美。在庄子看来,美是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美是不可说的,可说则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语言的有限性决定它无法真实反映这个世界。所以庄子认为有言之美一定是有限的、相对的,不完全的、片面的。而不言之美中,没有外在的审美。

有外在的审美,就是认识,是观照者对对象的认识,不言之美排除这样的对象存在的可能性。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在庄子看来,一般美是知识的判分,是有分别的美: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是无分别的美。一般美不脱主观性,而主观视界下的美则不是真美。一般美受制于主体知识的局限,那位因大雨高兴而跳跃的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样的美的结论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是一种局部的、片面的美而不能达到“共美”。一般美都有标准,而无言之大美是没有具体标准的。

从根本上说,庄子以为不言之美为绝对之美,为美的本体。以知识去解说天下,到底是“小识”;而无知无识,心中混茫,葆纯全之志,这就是大识。大识就有大得,大得有大美。大美便只在不言中。显然,庄子承认有一个绝对的美的本体,而美的创造应该循此为道。一切自然显现的都是美,而这美都根源于“不言”的美的本体。

(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1.与“不言之美”有关的内容,下列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项是(3分)

A.不言之美既是根本的美、绝对的美,又是美的本体。

B.不言之美是人类语言所刁;可分别的浑然、造化之美。

C.不言之美是可以部分通过知识体验妙悟而获得的。

D.不言之美是排除外在审美的、没有具体标准的美。

2.下列对原文相关段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从否定对“不言之美”中“不言”的错误理解入手,提出“天之言”的正确呈现方式,即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

B.第二段指出“不言之美”的三个理论层次,即确立它的本体的地位,它是美的最高标准,天地之美与人的世界相关。

C.第三段指出庄子将“不言之美”和—般的美分别称为“大美”和“小美”,并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D.第四段从根本上对庄子的“不言之美”再做阐述,指出不言之美是美的本体,无知无识,就是大识,就是大美。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项是(3分)

A.有具体标准的美,是知识之美,是有言之美,不是真美、大美。

B.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故不言之美也可通过人的努力而实现。

C.庄子认为绝对的美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D.知识是人达到“不言之美”境界的最大障碍,去除知识,则可到达。

二、(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睢,折胁。睢佯死,卷以箦,置厕中。范睢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谢。”守者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楚,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

(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卷,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        阴:阴险

B.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        佯:假装

C.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匡:辅助

D.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亲:接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          弃甲曳兵而走

B.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            归璧于赵

C.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形势不能有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齐起初听信须贾的话,打断范睢肋骨,将范睢卷进竹席放到厕所里,酒醉后答应看守扔掉席中死人的请求,后来得知范睢逃脱,又派人去寻找范睢。

B.出使魏国的秦国谒者王稽秘密地带范睢上车一起回国,推荐给秦王,范睢见秦王来了,故意胡说秦国没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以此来引起秦王注意。

C.范睢面对秦王问计,为抬高自己身价,一开始故意含含糊糊地三问不答,后来又只说外事不提内政,在秦王再三请求之下,他才对秦王纵论天下大势。

D.范睢认为穰侯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他建议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攻取中原之地来控制天下枢纽,从而完成称霸大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译文:                                                                                   

(2)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译文:                                                                                   

(二)(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乡子&冬夜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

8.冬夜有何特点?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个特点? (4分)

答:                                                                         

9.结合诗句简析作者塑造了怎样一个主人公形象。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两题任选一题)(6分)

10.甲、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              ,          。

            ,               。(李贺《李凭箜篌引》)

乙、(1)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4)炉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5)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

(6)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水兮  水兮

①一河碧水,与一位殉道者的英名一起响彻千年,澎湃汹涌了整部历史的河流。

②如果说一座楼阁可以属于王勃,一片草堂可以属于杜甫,甚至一个偌大的曲阜可以属于孔丘,那么,汨罗江应该是属于屈原的。楚地的山川,浩瀚江湘,云梦大泽,想像当年那位落魄逐臣,就在这秀丽景致间披发行吟,乘一叶扁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曾怎样在浩浩江水中上下行浮。想像踽踽独行仰天长问的夫子,曾怎样辗转迁徙,上下求索,掩涕叹息;想象这皎然的江水是怎样承载了一副厚重的躯体和一颗升腾的灵魂……

③澄净如练的碧波之上,渔夫喝酒划桨,一船楚歌一船潇洒。你何不也行吟泽畔,听渔歌唱晚,眺万顷碧波,载酒中流,心随水去?你何不“制芰荷以为裳”,“餐秋菊之落英”?或者你就生活在“九歌”的境界中,做一个“九歌”中的人物:浪漫、多情而又诗意纵横文采斐然。何苦“举世皆浊”而“独清”,“众人皆醉”而“独醒”?你是知道的,尘秽纷起,诸欲蜂扰,洁身净志是不合时宜的,而将内心的忧愤化为精神的火焰,尤为不合时宜。有高于一世之思想,却无高于一世之命运,这就是你的悲哀。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现实中,一个最洁净的人落在一个最肮脏的泥塘里,一个最遵循内心真实的人面对的是种种的虚伪和狡诈。你无法对他们宽容,哪怕是丁点儿的虚与委蛇,你谨持自己理想的绝对纯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世间至清至柔者,莫过于水。于是,你用沧浪清水浣濯自己的精神之“缨”,把生命托付清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④一个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内心真实的人死去了,一腔最殷红的热血流失在汨罗江中,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也被冲淡了。

⑤水能沐浴群生,扬清激浊。屈子自沉后两千多年,孤洁的王国维同样选择了天下之至柔的水。“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天命之年的王国维,茕茕向颐和园走来,仿佛疲惫劳顿后的从容归家。佛香阁排云殿下的昆明湖波平如镜,如钩的银月清辉宁静,苍苍大树无语肃然。湖水只有叹息,感叹一位已攀援至文学批评与文艺美学巅峰的学者,一位通古博今、满腹经纶的名副其实的大师,在维护自己信仰时的那份悲壮情怀。他遗书的开头四句,无疑是他自沉原因的最准确的揭秘:“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卑鄙与高尚同在,清泉与污水混流。“义无再辱”,这是王国维全部的隐痛和决心。

⑥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一则中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知义者必勇,知耻者必勇,勇于赴死,绰绰有余。作为革命家的陈天华,看到国家已堕落得毫无尊严可言,他义无再辱,赴身日本海;作为小说家、戏剧家的老舍,面对斯文扫地,面对“人民艺术家”转眼沦为牛鬼蛇神,他义无再辱,自沉积水潭。他们选择了死亡,而死亡让生命趋于完美,让生命更具尊严。

⑦千古悲欢,诉诸流水。信仰是灵魂的支撑,对一个刚直的文人来说,它比生命重要得多。当肉体的保存与精神的救赎发生避无可避的冲突时,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让肉体下沉,让精神在碧波中飞升。陈寅恪为王国维写的纪念碑铭这样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⑧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的诗人朱湘,在其《海葬》一诗中写道:“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拖身/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面对人生的悲辛、人心的冷酷,他亦赴身黄浦江中,以自己29岁的生命,完成了对信仰的至高无上的追求。

⑨宇宙透明,月光皎洁,星辰晶莹,皆因其长沐银河之水。《礼记》说:水曰清涤。向义无再辱的自沉者表示敬意吧,他们以绿水清流,做了自己的殓衣,漾荡了自己的精神。奔涌的碧水会托起他们皓洁的灵魂。

11.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也被冲淡了。     

12.全文以第三人称叙事、议论、抒情,第③自然段却改用第二人称,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3.“水兮 水兮”,文字虽简而意蕴深厚,请分析以它为题目的妙处。(6分)

14. 文中记叙了许多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共同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有人说“自尽者皆为懦夫”,你如何评价他们?(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3分)

A、有人在网上贴出美国兰德公司“中国分析报告”,说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所遭受的苦难视而不见。

B、此次牵头干预的西方大国还将在国内面临诸多经济问题,而坐壁上观的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则会一路快速发展。

C、有媒体甚至表示,征收排污费其作用不啻于在“北上广深”再来一次“汽车限购”,可见其对车市的影响将不可小觑。

D、为切实加强干部职工外出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及时掌握干部职工在岗情况,高青分局切实采取 措施,规范机关干部职工请假消假制度,确保了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刚酥”称誉湖北,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就连回乡探亲的华侨也要多带几盒,使得这一襄阳地方特色小吃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继去年香港卫视台长杨锦麟在杭州被的哥宰客后,今年初凤凰卫视评论员、主持人邱震海也在杭州遭遇的哥宰客,他发微博说杭州的哥宰客已经蔚然成风。

C.徐峥执导的电影处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后狂扫12亿,成为2012年度电影票房的执牛耳者,却被影评人士批为“三俗”电影。

D.2013年2月12日,朝鲜悍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致使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境地。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专家强调,地方性公共场所戒烟规定远不能解决我国公共场所的烟害问题,国家控 烟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劝阻青少年戒烟也显得尤为重要。

B. “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以远的深空,这标志着“嫦娥二号”工 程完美收官,为中国未来更远深空的探测奠定了科技基础。

C. 以世界末日高调出场的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不过一些现实问题,像 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终将导致地球走上漫长的衰败。

D. 铜川昌盛煤矿重大责任事故之所以能被隐瞒一年,是因为煤矿老板用重资买通了煤 炭局的官员,并和当地主管媒体的官员相勾结的结果。

18.《萃文校园网&中学生版》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4分)

版次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    校园新闻       聚焦学校大事,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版    班级采风      

第三版    校际链接       信息交流,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第四版    文学园地      

19.仔细观赏下面漫画,请简要概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分)

内容:(2分)    

寓意:(3分)                                                                             

20.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请用不超过50字的一句话概括。(6分)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0分)

21.请以“本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60分)

  

2013安徽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原文的表述为“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由此可以判断是无法通过知识体验妙悟获得的。)

2.【答案】D

【解析】判断有误:无知无识,葆纯全之志,方是大识;有大识方有大美,并非“就是大美”。)

3.【答案】A

【解析】B“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中的“美”指的是“不言之美”,而“可通过人的努力而实现”的是人为之美,由此可见说法错误。C庄子认为一般的美带有虚幻不实性,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D结论过于武断。

4.【答案】A

【解析】阴:秘密。

5.【答案】D

【解析】两个“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A.都是连词,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修饰; B.都是介词,前一个译为“对”;后一个译为“到”;C. 前一个是介词,译为“凭借”,后一个是连词,译为“因为”。

6.【答案】C

【解析】范睢不是“为抬高自己身价”,而是试探秦王是否真心,以免多言招致祸患。

7.(1)【答案】(5分)秦王隐约听到他的话,便屏退身边侍从,跪着请求说:“先生用什么指教我?”

【解析】得分点:“微”“屏”“跽”“何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答案】(5分)诸侯看到齐国征战疲劳困乏,便起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使齐国近于灭亡,就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却使韩、魏两国得益。

【解析】得分点:“罢敝”“破”“几”“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起初,魏国人范睢随从中大夫须贾出使到齐国,齐襄王听说他善辩的口才,私下赠给他钱财。须贾以为范睢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齐国,回国后便向魏国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发怒,下令鞭打范睢,折断了范睢的肋骨。范睢只好装死,被人用竹席卷着放到厕所里。范睢对看守说:“你放出我,我必有重谢。”看守请示扔掉席中死人,魏齐醉答:“可以。”范睢得以逃出。事后魏齐后悔,又叫人去寻找范睢。魏国人郑安平安排范睢逃亡藏匿起来,改换姓名叫张禄。

秦国谒者王稽出使到魏国,范睢深夜求见王稽。王稽秘密带他上车和他一起回国,推荐给秦王。秦王在离宫召见范睢。范睢装作不知道宫中长巷而走进其中。秦王前来,宦官怒声驱赶范睢说:“大王来了!”范睢故意胡说道:“秦国哪里有大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秦王隐约听到他的话,便屏退身边侍从,跪着请求说:“先生用什么指教我?”范睢只说:“哦哦!”如此三次。秦王又说:“先生到底不愿指教我吗?”范睢说:“不敢这样!我是一个流亡在外的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往,而想向您陈述的又都是匡辅君主的事,我想效愚忠却还不知大王的内心,这就是大王三次下问我都不敢回答的原因。我知道今天在您面前说出,明天就有处死的危险,但我还是不敢回避。况且死是人人必定无法免除的,如果我的死能对秦国有所裨益,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只怕我被处死之后,天下的贤士都闭口不言,裹足不前,没有谁肯投向秦国了。”秦王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啊!今天我能见到先生,这是因为上天认为我糊涂,先生却能保全秦国的宗庙。无论事情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对我指教,不要怀疑我了!”范睢下拜,秦王也回拜。范睢说:“凭着秦国的强大,士卒的勇猛,来对付诸侯,就好比让韩卢那样的猛犬去追击跛脚兔子。而秦国却闭守关中十五年,不敢窥视派兵出击崤山以东,这是穰侯替秦国谋划不忠心,大王您的策略也有所失误。”秦王跪着说:“我想知道策略错在何处!”但有不少身边侍从在偷听,范睢不敢提及内政,便先说到外事,来观察秦王的举动。他于是进言说:“穰侯越过韩国、魏国去进攻齐国的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齐王向南进攻楚国,开辟千里土地,而最后齐国连一尺一寸领土也未能得到,难道是他不想要地吗?实在是因为地理形势无法占有。诸侯看到齐国征战疲劳困乏,便起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使齐国近于灭亡,就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却使韩、魏两国得益。现在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而近攻的方针,得一寸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寸,得一尺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尺。魏国、韩国,位于中原,是天下的中枢。大王如果想称霸,必须接近中原之地控制天下枢纽,来威逼楚国、赵国,楚国强就收附赵国,赵国强则收附楚国,楚国、赵国都归附您,齐国必定害怕。齐国再归附,韩国、魏国就可顺势虏伏。”秦王说:“好。”于是以范睢为客卿。

8.【答案】冬夜特点是极寒。(2分)布衾冰冷坚硬,满地霜华,玉瓶结冰。(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和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这首词写作者夜吟之苦,冬夜极寒,这首词都表现这个特点。回答此题需要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概括关键词即可。

9.【答案】(1)热爱吟咏。深夜仍苦吟。(2分)(2)以梅为友。“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上片作者深夜不眠,“香断灯昏吟未稳”,仍苦吟不已。表明作者是个热爱吟咏的人。下片写作者不顾夜深极寒,在冰满玉瓶的情况下,起身看望梅花,可见是个爱梅之人。

【鉴赏】

黄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吟未稳”者,吟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此语奇警,设想绝妙。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

这种构思,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它非常形象地勾画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于是不顾自己冷暖,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蕴意深远,饶有余味。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

10.【答案】

甲.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乙.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虎鼓瑟兮鸾回车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皓腕凝霜雪

⑤揾英雄泪  ⑥声断衡阳之浦。

【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芙蓉”、“女娲”、“炼石”、“逗”、“太息”、“鼓瑟”、“亵玩”、“搵”等。

11.【答案】(4分)我们的民族又失去了一个最遵循内心真实、谨持自己理想绝对纯洁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扣住关键词语“真性情”和“冲淡”来理解。

12.【答案】(6分)运用第二人称,直接与屈原交谈,亲切自然,(3分)既易于深刻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又便于抒发对屈原的景仰之情。(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表达技巧的能力。不同的人称有着不同的作用。第一人称增加文章的真实性,第三人称为全知视角,便于讲述或议论;第二人称长于抒情,显得自然亲切。

13.【答案】(6分)① “水兮,水兮”形成反复,感情浓厚,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

②以“水”作为全文的叙事和抒情线索。

③本文的“水”不仅有表面上的纯净,更有精神上的澄澈。借以赞颂文人单纯、执著、质朴、纯净的精神品质。

④“兮”字增强抒情性,也暗含所写内容与屈原有关。

(写出三点即得满分,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体特征和把握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题目是“水兮,水兮”,水是一条线索,全文围绕着“水”发生的故事来展开;同时“水”具有象征义,象征了文中人物澄澈的精神世界和单纯执着的精神品质;从修辞手法上看,题目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充满了抒情的意味,和本文的文体特征相吻合;“兮”是屈原楚辞中的语气词,暗示本文内容和屈原有关。

14. 【答案】(8分)这些人物的共同点:如水般质朴、纯净;不苟且逢迎、不同流合污;对精神世界执著追求,宁愿用死来捍卫生命尊严。(4分)

评价:有观点,有理由即可(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首先概括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这需要准确把握人物的言行和言行背后的心理状况。其次要对他们进行评价,要有理由、有论据、有观点,要能自圆其说,有真情实感。

15.【答案】C

【解析】福址---福祉;坐壁上观---作壁上观;消假---销假。

16.【答案】D

【解析】A洛阳纸贵:比喻文章著作写得好有价值,被人们广泛传诵。此处使用错误。B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句中“宰客”属不良风气。C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某人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此处用来说电影票房,不当。D不绝如缕:出自课文《赤壁赋》,本指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用来形容局势紧张危急。此句中使用正确。

17.【答案】B

【解析】A否定不当,去掉“阻”字。C“走上”与“衰败”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是因为……的结果”杂糅。

18.【答案】示例:关注班级动态,展示青春风采

诗情抒写,赏千姿百态美文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回答此题一方面注意“版面名称”的限制,所写内容一定要扣住“版面名称”;其次要注意“版面宗旨”的句式,所写句式,必须与之相同。

19.【答案】内容:儿子为完成学校布置的给父母洗脚的作业,嫌父亲脚臭要求父亲自己先洗好,再给父亲写。

寓意:漫画讽刺了当前学校德育中重形式而轻实质的现象,给父母洗脚,本是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是中华孝文化的表达,但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此次作业的意义所在,而只是功利地为完成作业,可见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完全失败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图像转换能力。概述漫画内容要要看清画面主次、文字等,后有条理地阐述,内容3分。寓意的揭示要把握住是讽刺、赞美等感情,寓意3分,共6分.

20.【答案】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的能力。首先要准确把握范文澜、翦伯赞、郭沫若、尚钺等人的基本主张,然后,在把他们概括在一句话中。

21.【写作提示】

(1)本色,就是本来的面貌,最基本的状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本色,如工人本色、农民本色、军人本色、教师本色、运动员本色等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杨善洲,身为地委书记,两袖清风,清廉履职,退休后带领群众植树造林5.6万亩,临终前,将当地奖给他的20万元,捐出16万,并将3亿元的林场赠给国家,体现了“公仆本色”。毕业于东南大学、荣获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王澍,特立独行,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他说:“我用设计理念和,给予建筑以自由。”这体现了“学者本色”。普通的人,只要保持了做人的基本品质,就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本色。

(2)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如果写记叙文,就应该用细节来突出本色的一面;同时也不排除有时候也会受外界诱惑的干扰。如果写议论文,可做如下的思考:为什么有人会丧失本色?如何保持本色?须知,保持本色有时就是守住做人的底线。

评分标准按照2012年高考标准评分。

(C) 2006-2024 如意了 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