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 高中 > 高三 > 语文 > 期末 > 湖北省黄冈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16届高三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耻与慎独

徐建委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耻感文化,《中庸》曰:“知耻近乎勇。”《孟子·公孙丑上》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礼记·哀公问》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由此可知,知耻,往往是善念的发源,是事物向着美好一面转化的开端。

  知耻,是一个内化的活动,不需要外在表现的张扬外露,更多是良知的进退取舍。从这个角度说,知耻是个人化的活动,是不假外力、置身人后时的自我砥砺。

  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慎独”的理念,就是独处时,君子该如何表现。慎独大约是孔子讲学时特别提到的概念,历来为人所传诵的是《中庸》中的那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论及慎独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朱熹的解释,日常事有着一以贯之的正道存在,因此即使自己处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世间的正义也是弥漫于此的,君子更要常怀知耻之心,尤加谨慎于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他人的不知而放纵自己的私欲。这其实就是自我道德和行为的约束,故而是修身的功夫,属于孔子以来所倡导的士人自我修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剥除其时代的因素,就其核心主旨来看,个人的慎独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践行价值。

  具体来说,敬畏之心、独知与细微之事是我们今天仍然推重慎独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所谓敬畏之心,是对公平与正义,或者说天道的敬畏,现实层面还有法律。在他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法律的约束力并不会削弱,因此我们更应该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自己独知之地,可以是他人不了解的地方,因此若从公共的意义上来解释它,常常处于这种位置的人多是在位之人。在位之人相对于他者,自然有对权力、资源及其他事项的优先乃至独占之利。那么,对于在位之人,特别是今日的领导干部而言,面对自己权责之内的己所独知之事时,是否怀有对理、法的敬畏之心,是否遏制了私欲而秉以公心,便是事关一方或多方的大事了。细微之事,存于日用起居之间,虽然不足道,但日日与之相伴,更应有所警醒,因为离道触法的败落往往萌芽于其中。

  《大学》中有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即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诚心、正意,就是明乎所耻,就是“三省吾身”,反思有何不妥之处。儒家倡导自修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鼓励士人去向外的治国、平天下,即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这是儒家一个很值得今天珍视的遗产,就是倡导士人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进而致力于天下公事。个人的道德水准对于其所从事的公事来说,的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便法律、制度再健全,强调个人修养在任何时代都有意义。

  《吕氏春秋·自知》篇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这是战国时代的论述,如果我们把“人主”替换成上级领导,这句话的意义便当代化了。这会是慎独的重要补充之义:即除了在自我修养的层面保持戒惧之心、知耻之心外,对于公事也当保持戒惧,一切以公益福祉为要,敢于直谏,不应时时揣测上级之意。因此,所谓慎独之道,不仅是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也是向外的正义追求,即不仅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也要成为一个直士,一个有道义、敢担当的人,而非一个只求自我保全的世故之徒。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4日02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耻是一种良知进退取舍的内化活动,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美丑标准、树立荣辱观念的自我砥砺活动,是善念的源泉。

B.耻感是一种注重廉耻的心态,产生于外人的观感和自我的反应,来源于外来强制。孟子吧“羞恶之心”视为“四端”之一端。

C.朱熹从道德和行为方面解释“慎独”,强调人们在独自居处时,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

D.无论是他人已知之地,还是自己独知之地、日常细微之事,我们都应该保持慎重的警戒和敬畏的态度,避免离道触法而败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具有由己到家再到国到天下的递进阶次,这种人生理想的起点是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的。

B.自孔子以来倡导的是人自我修养和组长,带有浓厚的个人功利色彩和鲜明的时代因素。但其核心主旨,对金泰你仍有很高的践行价值。

C.所谓慎独之道,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修养,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自我内向的道德自律、为公益福祉的正义追求、有担当的责任意识。

D.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常怀知耻之心,谨慎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依靠别人的监督,自觉地控制私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被俘后,“知耻而后勇”。他以耻为鉴,一方面富国强兵,一方面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内省自律,最终一举灭吴,成就霸业。勾践的“卧薪尝胆”明证了支持的积极意义。

B.中央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儒家倡导“知耻”一脉相承。新加坡等国至今保留的鞭刑,不仅通过刑罚惩戒罪犯,更是对罪犯进行耻感教育,令其知耻内省,慎独改过。

C.领导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不仅需要上级监督、同级监督、舆论监督等他律,更需要内省自律,在自我修养的层面保持慎独,抵制诱惑,情趣高雅,以公益福祉为要。

D.人处于世容易陷入矛盾斗争的漩涡,因此需要自我保护。“慎独”为领导干部保全自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对下不摆架子,亲近和善;对上揣摩领导意图,强干有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琇,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八年,授江南吴江知县。材力强幹,善断疑狱。征赋行版串法,胥吏不能为奸。居官七年,治行为江南最。

二十五年,时河督靳辅请停濬下河,筑高家堰重堤,清丈堤外田亩以为屯田,谓可增岁收百馀万。巡抚于成龙议不合,上令尚书佛伦往勘,主辅议。二十七年,琇疏劾辅治河无功,偏听幕客陈潢阻濬下河。上御乾清门,召诸大臣,下琇疏,令会同察议。寻辅入觐,复召诸大臣与议。琇申言屯田害民,辅坐罢,而擢琇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琇疏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行私,详列诸罪状,并及佛伦、傅拉塔与辅等交通状,于是明珠等降黜有差。琇直声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狱未具,琇疏言:“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诏责琇疑揣。寻法司奏琇请讬事实,当夺官。上以琇平日鲠直敢言,改降五级调用。

三十八年,上南巡,琇迎驾德州。既还京师,谕大学士阿兰泰等曰:“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任。”琇上官,疏言:“黄州、武昌二府兵米二万七千有奇,运给荆州、郧阳汛地①,悬隔千里,輓输②费不赀,请改折色③。江夏等十三州县有故明藩产,田瘠赋重,数倍民粮,请一律减徵。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濒江地,水齧土陊④,有赋无田者三百馀顷,请豁免。”皆允行。

四十年,以病乞休,上曰:“琇病甚,思一人代之不可得,能如琇者有几人耶?”未几,琇以病剧再疏求罢,仍慰留。五十四年,卒。

(节选自《清史稿·郭琇传》)

【注】①汛地:军队驻防之地。在清代兵制中,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②輓输:运输。輓:同“挽”。③折色:旧时指除米麦实物赋税之外的其他实物或货币,也称所征田粮等价的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④水齧土陊:齧,同“啮”,侵蚀。陊,同“堕”,山崩。

4.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B.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C.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D.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这三个阶段的考试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B.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C.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台”,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D.乞休,自请辞官退休。古代对此管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身”“致仕”“解绶”“移病”“告老”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督靳辅以屯田增收为由奏请停止疏通河道,修筑高家堰大堤。巡抚于成龙不赞成此议。皇上派尚书佛伦前去调查,佛伦赞同靳辅的建议。

B.郭琇为官鲠直敢言,曾弹劾何督靳辅治河无功、大学生明珠与余国柱朋党、佛伦等与靳辅勾结串通。查实后,皇上罢免了明珠等大臣的官职。

C.郭琇受山东巡抚钱钰贪污牵连,上疏辩解,皇上责怪他胡乱猜疑。后来,经法司查明,郭琇在贪污案中却有不妥之责,皇上将他降官五级调用。

D.皇上南巡回京后,钦点郭琇担任湖广总督。郭琇上任后,上疏建议改变军粮供给形式、或减免贫瘠土地的赋税,皇上全都同意了。

7.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5分)

(2)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8.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冷脸

冯骥才

(1)南门外有位铁匠,四十多岁,怪人,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外号冷脸。他不是脾气怪才没笑脸;他打小就没笑过,无论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他那张脸就像用铁皮敲出来的盘子,又黑又硬,赛个铁面面人。

(2)没人知道他的事。后来,不知打哪儿传出一段他不会笑的根由,说他爹是钉马掌的,他四五岁时候,站在一边看他爹钉马掌,那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脑袋上,他挺在床板上不动劲不睁眼,滴水不进。大夫来一号脉,说没命了,顶多三天阎王爷就把他领走;可三天后他没走,还有气,七天过后,居然睁开眼醒过来,翻身下地,走路说话吃喝拉撒一切照旧,就少一样——不会笑了;人说他的笑脸给阎王爷留下了。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3)不会笑是怪人,怪人还有更怪的事,就是好听相声,怪不怪事?听相声就为了笑,他不笑听相声为了嘛?练笑吗?谁也弄不明白。

(4)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干完活,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找个凳子一坐,听几段。园子里的人都认识他那张半死不活的冷脸,这张脸好像专和说相声的找别扭;说相声就怕人不乐,你不乐等于人家的包袱不哏,活儿使得不绝,栽人家面子。在天津卫,谁要和说相声的作了对,就找几个人坐在园子里死活不乐;成心呛火。这一来,冷脸可就跟说相声的。较上劲了。天津说相声的高手如林。开头,一个个跑到南门外来,看谁能把冷脸逗乐了,结果个个丢盔卸甲,掉头回去。于是南门外有句歇后语:说相声逗冷脸——自找别扭。

(5)只有冷脸自己不知道这句话。

(6)北京挨着天津,这怪人怪事传到北京的相声圈子。北京有不少高手;不信世上还有一个逗不乐的人,就来了一逗哏一捧哏的两位。这两位早先在厂甸、天桥一带扬名立腕。先甭说“说学逗唱”的功夫都是超一流,单凭长相就不一般。逗哏的又高又瘦,像个瘦猴,人偏姓侯;捧哏的又矮又肥,像个胖猫,人偏姓毛,江湖给他俩一个绰号叫“毛猴”。北京不是还有种拿蝉蜕做的那种人见人爱的小玩意儿”毛猴”吗?这外号就在北京叫得山响。毛猴来到天津,在南门外的喜福来开说。头一天,台下就坐满了人。冷脸听到信儿也来了。

(7)不少人都知道毛猴是冲冷脸来的,只有冷脸自己完全不知道。

(8)毛猴上来,在台上一站,一高一矮一瘦一肥一精一傻,就惹得哄堂大笑。毛猴他俩往下十看,心里咯噔一下,满屋子七八十张热烘烘笑脸里,有张脸赛铁板;又黑又硬又阴冷,甭打听,这就是那个冷脸。他俩想:今儿是不是真遇到克星了?可是毛猴是二十年老江湖,嘛都见过,先不管这脸,轻轻快快有说有笑之间,啪地甩一个包袱,甩得意外、漂亮、逗哏,人全笑了,惟独冷脸不笑。毛猴目光都扫见了,相互递个眼神,表面不当事,接着说笑,不经意中又使一个包袱,这包袱使得又巧又妙又绝,看出了老到,引得大家大笑,可冷脸还是没笑。毛猴见于,还不当事,接着再来;下边的包袱是毛猴拿手的——听一百次得笑上一百次。毛猴一使,全场爆笑,笑声要掀去屋顶,毛猴再看,冷脸居然赛个睁着眼的死人。

(9)毛猴觉得不好,知道今儿弄不好要栽在天津卫了。心里没根,接下去就有什么算什么了。老段子、新段子、文段子二荤段子,加上不停的现挂,直说得脑门流汗,嗓子冒烟,冷脸还是那张冷脸。最后,那个逗哏的瘦猴索性对着冷脸抖一个砸锅卖铁似的包袱,说:“这位爷,您要是再不笑,我俩可真要脱裤子了。”

(10)全场又一阵大笑。冷脸忽然站起身,板着面孔拱拱拳说:“您二位说得真棒,谢您们了二我退了。”话说完,起身离座走了。到了也没露出个笑脸。毛猴两个站在那儿下不了台,这算栽到家,只好耷拉脑袋回北京。

(11)自打毛猴走后,没人再敢往南门外说相声。人们把冷脸愈说愈神,好像冷脸是天生的相声杀手。可奇怪的是打那天起,不单南门的相声园子,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没人再见过冷脸。有人说他远走高飞了,可有人说他哪也没去,还在南门外打铁,只是决不再听相声了。

(选自《小说月报》2015年底10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2)段记叙冷脸不会笑的传说,既让读者了解到他因曾受到过严重伤害而不会笑的真正原因,也为人物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B.第(9)与(10)段中,冷脸在观众面前被毛猴当做“包袱”笑料,实在难为情,但为了风度,还是用反讽的语气称赞毛猴的表演,板着脸,带着怨恨离场。

C.毛猴竭尽所能,用高超的艺术表演,逗得观众开心不已,但就是不能令冷脸发小。在第(8)段中,观众的开心与冷脸的冷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小说着意刻画“冷脸”肖像,表现人物对生活的冷峻态度。由“赛个铁面人”“赛个睁着眼的死人”等肖像描写,可见冷脸迟钝麻木,心如死灰。

E.小说叙事以本色皮朴素的白话口语为主,深入了大量的地方方言,读来别具风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凝练传神地塑造出独特的人物形象。

(2)小说在刻画冷脸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两个划线句子分别独立成段,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作者这样处理的妙处。(6分)

(4)这篇小说含蓄丰富,发人深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草婴:一辈子一件事

舒心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同年12月,草婴随家从宁波避难到上海,那年他14岁。日本军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唤起了一位少年忧国忧民和追求真理的朦胧意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和文艺作品。

“我从事翻译工作首先是为了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想通过翻译让读者了解反法西斯斗争的真实情况,从而增加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其次,我一向喜爱俄苏文学,因此也想通过翻译让中国读者欣赏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丰富大家的精神食粮。”草婴与翻译家许钧的对谈中,曾如此表达自己的翻译初衷。

20世纪50年代,他翻译了肖洛霍夫的大量作品。“文化大革命”中,草婴因此成为重点批斗对象。1975年,草婴在工地劳动,扛水泥包。一天黄昏,一卡车水泥开到瑞金路工地,他把水泥包从卡车搬到建筑工地的仓库。当他走到卡车边搬运时,还没站稳,车上的人就把一包水泥压到了他的背上。草婴的脊梁骨当时就被压断了,人也昏倒在地,立即被抬到附近的瑞金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轻则下肢瘫痪,重则有生命危险。由于是“牛鬼蛇神”,草婴只能咬紧牙关忍受剧痛,回家躺在一块木板上等待自然康复。养伤期间,草婴反复思考,为什么江青要抓住肖洛霍夫做文章?那帮人看到肖洛霍夫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通过人们的悲欢离合,揭示人性的坚强和美丽,来宣扬人道主义,这同他们宣扬斗争哲学,鼓吹阶级斗争背道而驰。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也是草婴当时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呼吁人性的回归,如何唤起人们的人道主义情怀,他把目光投向了列夫·托尔斯泰。“有人问我为什么特别喜爱托尔斯泰。我想首先是因为我特别敬重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人的人格。托尔斯泰说,爱和善就是真理和幸福,就是人生唯一的幸福。我觉得托尔斯泰的一生就追求这样的真理和幸福,他就是爱和善的化身。”

在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时,他看重原著翻译,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译文尽可能与原著接近,甚至尽善尽美。反复阅读原著,吃透了再开始翻译。他认为不仅要把人物关系理清,还得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诸如习惯等搞明白,只有原著中的一个个人物在脑海中活灵活现才能翻译好作品。

有一次,他的学生章海陵上门拜访,发现老师忧郁又有些激动。后来草婴才告诉他:“安娜死了……我,我刚才在翻译‘安娜之死’,心里真难过。”“一个翻译家如果对他所翻译作品中的人物没有感情,也不可能翻译好一部作品。”草婴的翻译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他对作品投入了真情实感。因为他知道,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他还认为,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艺术工作,只不过这种工作不能离开原作,因此是一种艺术再创作。作家的水平主要看他塑造人物的能力,翻译家必须具有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塑造人物的能力。“文革”后,草婴化了二十年时间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全部小说,总共四百万字。这些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几十年来,草婴没有工资,没有编制,没有职称,就靠稿费生活。前些年,有文件规定,早年在《时代》出版社工作的可以申请享受离休待遇。可是,草婴没有申请。他想,“我可以靠翻译生活,不必申请离休待遇”。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曾在国际翻译日当天播出草婴访谈。在访谈中,“知识分子良知有五点。是心,是脑,是眼,是脊梁骨,是胆。”“我做了一辈子翻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平生只追求一点,那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9月24日,10版)

相关链接:

(1)草婴,原名盛峻峰,之所以为自己起笔名“草婴”,就是因为,草是最普通的植物,遍地皆是,但是有顽强贱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婴说,他是一棵小草,想为世界增添一丝绿意。

(2)“一个人能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可能全世界只有草婴。”这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的感慨。1987年,草婴在世界文学翻译会上被授予“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得俄罗斯“高尔基文学奖章”,并被授予俄罗斯作家协会荣誉会员。2014年12月,草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奖终身成就奖。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4岁的草婴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和文艺作品的原因有二,一是他喜欢外国文学,而是他有着追求真理的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B.草婴大量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通过作品揭示人性的坚强与美丽,宣扬人道主义,是为了唤起“文革”时期泯灭的人道主义情怀。

C.草婴在翻译《安娜·卡列尼娜》时,进入安娜的生活环境,感受她的悲欢离合,倾注满腔热情,充分领会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

D.少年时期的草婴就表现出领导才能,但他为了翻译,放弃了仕途。“文革”结束后,他又因为经验不足,婉拒了出版社的安排。

E.草婴在从事翻译的几十年间,不要求工资、编制、职称,放弃申请离休待遇,靠稿费生活,可称“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草婴翻译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6分)

(3)“一辈子一件事”,在草婴一生矢志不渝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草婴谈到“知识分子良知有五点。是心,是脑,是眼,是脊梁骨,是胆”。请联系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任选四点阐释其内涵。(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任局长期间,他精心策划和设计了一整套套现方案,自认为________,但最后还是被审计机关识破,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2)加多宝时时牢记安全理念,刻刻把握质量标准,层层监控落实,确保每一个环节都________,努力生产消费者最放心的凉茶饮料。

(3)继武汉地铁成立执法队之后,上海地铁成立了2400人规模的执法队。一时间,执法队已出动,仿佛地铁违法违规行为________、无处可逃了。

A.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天衣无缝   B.无隙可乘  无懈可击  天衣无缝

C.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D.天衣无缝  无隙可乘  无懈可击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虽然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互尊互鉴,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B.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做了演讲,他强调,中英两国要在合作中做到,不断挖掘新潜力、激发新活力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敢为人先,引领改革潮流。

C.尽管我国已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办法》《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法规,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规定模糊、界定不明,导致刚性约束不足甚至成为“空架子”。

D.《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升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抄袭最终靠什么来买单?每一个认真做学问、精心打造文化产品的人都知道创作的艰辛,也知道创新的意义。抄袭伤害最深的是创新力,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创新力,也就失去了未来和希望,       ,但如果抄袭之风不加遏制,以各种借口名利双收,一定会酿下苦果。清除文化生态中的PM2.5不容含糊。

A.对他人的版权和著作权的侵犯,危害了文化原创力

B.看似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不会直接影响经济和国力

C.因为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原动力

D.在时尚领域抄袭能带来繁荣发展,可以持开放态度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予以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从经济角度定义幸福,一般认为经济发展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对幸福的贡献较大,这主要是由于   (1)    如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发展虽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2)    ,即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较强,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3)     。亚当·斯密从道德维度对幸福作了分析,认为人生的幸福来源于积极生活和有助于他人的行动,懒惰和奢侈都会导致幸福感的降低。

17.下面是某中学“科普体验半日营”的活动路线图,请把这个路线安排的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常看见渔民们划撑着一只只小船,一边吆喝着,一边用手中的竹竿驱赶着数十至船上的鱼鹰,鱼鹰于是盘旋起来,敏捷得就像离弦的箭,一头扎进水里。转瞬之间,长嘴就衔出条条闪光的鱼,而后扑闪着翅膀飞落在主人伸出的长竹竿上,将捕到的鱼吐到了主人的网兜里。

为什么鱼鹰抓到鱼后,自己不吃,马上就飞回船上了呢?渔民指着船舱里的鱼鹰说:“开头得用绳套系在它的脖子上,抓到了鱼,它也想吐,但经过许多次吞咽失败后,它习惯了,就确认自己根本不能够把嘴里的鱼吃下去。现在不系绳套,也会把鱼乖乖递送给我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湖北省黄冈市2015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产生于外人的观感和自我的反应,来源于外来强制”与原文“知耻是个人化的活动,是不假外力、置身人后时的自我砥砺”不符。耻感有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之分,内在表现是内省自律的心理,外在表现是知错就改、择善从之的言行,耻感并非来源于外力的强制。)

2.B(选项表述在原文中无依据。“浓厚的个人功利色彩和鲜明的时代因素”与原文表述不符,原文表述为“剥除其时代因素”。)

3.D(文本末强调“慎独之道……不应时时揣测上级之意……而非一个只求自我保全的世故之徒 ”,选项表述为“对上揣摩领导意图办事,强干有为”有误。)

4.C(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郭琇曾给钱钰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钱钰拒绝了,于是郭琇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

5.A(殿试才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6.B(“罢免”一词不正确,原文为“降黜有差”,明珠等大臣或被降级或被废黜。)

7.(1)大学士明珠控政,与余国柱来往亲密,大肆谋求贿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上察觉。(“柄政”“比”“颇营”各1分,被动句式1分,大意1分)

(2)左都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会讯”“锻炼”“实”各1分,倒装句式1分,句意1分)

8.高诗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拂水依水,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官人们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女们都分得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清明。(2分)杜诗开篇描写一幅凄迷哀伤的清明图景:春寒料峭,细雨纷飞,绵绵不绝,行人冒雨赶路,雨湿衣衫,心情凄哀。(2分)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同,渲染的氛围也不相同,所蕴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1分)。

9.第一联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清明时节禁垣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景象,作者身处其中,愉悦欢欣(2分)。第二联以“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回归清明的主题,不言己情而言众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悼亡之情和身在异地的思乡之情(2分)。第三联运用卞侯和莫愁的典故,即使忠如卞侯,美如莫愁,也只留一堆芳草,供人凭吊,陡然生发“人生如朝露”的慨叹,悲从中来(2分)。第四联“待诏”“酒醉京华”,将仕途如意的喜悦和渴望成就功名的豪情显露无遗(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给满分)

10.(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赋分)

11.(1)EC(E项3分,C项2分,A项1分。A项,冷脸不会发笑的真正原因谁也不知道,文中对传说只是表述为“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B项,联系后文冷脸再不去相声园子的情节,可以看出,冷脸称赞对方是真心的,为对方找台阶,并没有带着怨恨。D项,冷脸虽然冷面如铁,但并不意味他没有生活热情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喜欢听相声,他能从毛猴的讨饶中分析自己的处境,并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再也不进相声园子)

(2)①冷面如铁,阴沉黑硬。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又黑又硬又阴冷,别人听相声放声大笑,惟独他赛个睁着眼的死人,即使退场时,也没有笑脸。②喜听相声,热爱生活。他好听相声,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听相声就为了笑,而笑是对生活热爱的表现;虽然他冷脸不笑,但内心还是渴望笑声,热爱生活。③心思细腻,心地善良。毛猴精彩的相声逗得观众开心不已,却在冷脸身上栽了跟头。面对毛猴的讨饶,冷脸明白自己成了看热闹的主角,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为对方找台阶。在知道自己成了相声杀手、没人敢往南门外说相声时,为观众和演员考虑,从此不再进相声园子。④自尊自爱,情趣高雅。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只有干活的空闲去听听相声;在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谈资、相声杀手时,马上主动离场,放弃自己的喜好,再不进相声园子。(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如果答“不苟言笑”或“敏感果敢”等酌情赋分)

(3)①两个句子独立成段,前一句交代冷脸不知道当地人对他冷脸如铁的议论,后一句交代冷脸不知道毛猴是冲着他来的、观众是在看他和毛猴之间较量的热闹。 ②两个句子为后文冷脸明白毛猴的表演目的和观众看热闹的心理,并主动称赞,起身离场作铺垫(伏笔)。③前文两句交代冷脸不知道,后文却没有点明冷脸知道,只是在情节内容中自然明确,这种处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丰满,主题含蓄深远,引人深思。(每点2分)

(4)①放手也是一种爱(从冷脸的放弃进相声园子的角度);②微笑面对生活(从冷脸成为别人看热闹的角度反向);③冷峻也是个性(从冷脸面对生活的冷峻角度);④包容和尊重(从观众看热闹的心态角度);⑤功利的艺术,终会伤害观众,失去观众(从毛猴等表演者的目的,最终失去观众冷脸的角度);⑥生活不全是笑声(从冷脸和观众的角度)。结合文本分析部分略。(任选两个,结合文本谈启示。每一点启示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如有其他的理解,言之有理亦可)

12.(1)CA(C项3分,A项2分,E项1分。B项,草婴在“文革”前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文革”后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D项,草婴婉拒并非真的因为“经验不足”,而是一种谦虚的托词,前文讲到他自小就很有领导才能。E项,“不要求”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没有工资……仅靠稿费生活”)

(2)①草婴翻译的原著有选择性,原著作品充满了爱和善、真理和幸福,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的译作完美地呈现原作。②草婴在译作中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人物鲜活生动,情感真挚感人。③草婴一辈子从事翻译工作,塑造人物的功力深厚,对译作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能力突出。(每点2分,答出其他酌情赋分)

(3)①正义精神,民族意识;②追求真理,不畏强暴;③执著坚守,不慕荣利;④虔诚热爱,守护良知。(每点2分,答出其他酌情赋分)

(4)①心就是良心。做人做事都要凭良心。要是没有良心,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可以做。②脑就是头脑。不论什么事,什么问题,都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判断,也就是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③第三是眼睛。经常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观察人民的生活,不能只听媒体的介绍,也就是要随时分清是非,尤其是大是大非。④第四是脊梁骨。人活在世上总要挺直脊梁,不能见到权贵,受到压迫,就弯腰曲背,遇到大风就随风摇摆。⑤第五是胆,也就是勇气,人如没有胆量,往往什么话也不敢说,什么事也不敢做。当然,并不是提倡蛮勇,但我认为人活在世上有一定的胆量还是需要的,如果胆小如鼠,也就一事无成。(任选四点给出自己的见解,必须结合文本,结合草婴的具体情况,每点2分)

13.C(无懈可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14.B(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各国”提到“虽然”前面,作关联词“虽然……但是……”引领句子的主语。C项,成分残缺,“甚至”后加入“使这些法规”。D项,搭配不当,“提升”无法与“体系”搭配,应改为“完善(健全)……体系”与“提升……能力”的并列。)

15.B(A项,与上下文都不能衔接;C项,与下文(转折关系)无法衔接;D项,句意无法与下文衔接。)

16.①经济发展能带来生活便利②但它对幸福的贡献是递减的③它所带来的幸福感就会降低(减弱)。(①处,要注意论述的对象、后文的例举;②处,要注意表转折的关联词、综合上下文内容;③处,要注意“即”字、表转折的“而”字,以及上下文意思。答对一处给2分,答对两处给3分,三处全对给5分)

17.示例:将活动人员分为ABCD四个大组(1分),同时入场(1分)。四个组入场地点交错(或“各异”等)(1分),ABCD各组入场地点分别为一楼科普互动馆、二楼创意百工坊、三楼科技活动室、三楼机器人工作室(1分),依次参观分布在四个楼层的7个科普场馆(1分)。(句子通顺,语意连贯1分)

18.【立意提示】从渔民的角度:善假于物,便有收获;机智巧干迎来成功;从鱼鹰的角度:莫让思维定势束缚了自己;习惯顺从,注定失败;从渔民和鱼鹰的关系角度:敬畏自然,和谐相处。(说明:本次调考换一个角度命题。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有很多种:新闻现实类、寓言故事类、名言警句类、哲理思辨类等;尽管2015年全国卷比较关注现实,但2008年的“小海龟、老鹰和游客”、2013年的“切割师切钻石”、2014年的“山羊过独木桥”等都是这种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                

【评分标准】参考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的评分标准。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四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

(2)建议切入分45分。


【参考译文】

郭琇,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中进士。十八年,授官江南吴江知县。机智能干精明干练(材力:才智与能力。强幹:精明干练),善长判定诉讼案件(断:判定,判决。狱:案件)。征收赋税推行版串法(版串法:明清时的一种赋税制度),官吏不能够狼狈为奸。做官七年,他的政绩是江南一带最好的(治行:为政的成绩)。

二十五年,当时河督靳辅请求停止疏通下河(濬,同“浚”,开浚,疏通),修筑高家堰大堤,详细地测量堤外的田地作为屯田(清丈:详细地测量土地。屯田:将治理后的下河田地分给百姓耕种),说可以增加年收入几百万。巡抚于成龙意见不合(议:意见),皇上让尚书佛伦前往调查(勘:调查,查探),佛伦赞同靳辅的提议(主:主张、赞同)。二十七年,郭琇上疏弹劾靳辅治河无功,听信幕客陈潢的一面之词阻止疏通下河(偏听:听信一面之词)。皇上驾临乾清门,召集诸大臣,颁布郭琇的奏疏(下:颁布),令诸大臣一起审察商议。不久靳辅入宫觐见,(皇上)又召诸大臣一起议事。郭琇再次言明屯田害民(申:再次),最终靳辅被判免官(坐:判处。罢:免职),郭琇被提升担任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控政(柄政:掌控政权),与余国柱来往亲密(比:和、亲),大肆谋求贿赂(颇:很,相当地。营:谋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上察觉。郭琇上疏弹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营私,详细地列出了各条罪状,并且还有佛伦、傅拉塔与靳辅等勾结串通的罪状(及:与“并”一个意思,和,并且。交通:勾结,串通),于是明珠等人相应地或被贬退或被废黜(降黜:贬退废黜。有差:有区别)。郭琇的耿直敢言名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黷: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郭琇曾给钱钰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及:涉及、关联)钱钰拒绝了(却:退还、不受),于是郭琇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挟嫌:心怀怨恨。诬劾:捏造罪名加以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讯:审讯)。判决还没有下来,郭琇上疏说:“左都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锻炼: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实:坐实)。”诏书责怪郭琇怀疑揣测(疑揣:怀疑揣测)。不久法司上奏郭琇请求帮助举荐的事实(请讬:即“请托”,帮助),判处他免官的刑罚(当:判罪,处以……刑罚)。皇上因为郭琇平日耿直敢言(鯁:同“耿”),改为将他降官五级调用。

三十八年,皇上南巡,郭琇在德州迎驾。回到京城以后,(皇上)下令大学士阿兰泰等说:“原任左都御史郭琇,之前是吴江县令,官做得很好,百姓感念歌颂至今。这个人有胆量,可以授予湖广总督的职位,令他驾乘驿马疾行赴任(驰驿:驾乘驿马疾行)。”郭琇受命上任(上官:受命上任),上疏说:“黄州、武昌两府军粮二万七千有余(有奇:有余,有零头),运给荆州、郧阳汛地(汛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相隔千里(悬隔:相隔很远),运输费用不可计量(挽输:运输。輓:同“挽”。赀zī:计量),请求改用钱钞(折色: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江夏等十三州县有已亡明朝的藩王的产业(籓:同“藩”。),这些地方土地贫瘠赋税繁重,是百姓产粮的数倍,请求全部减少征收。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濒临长江的地方,洪水侵蚀,土地崩塌(齧:同“啮”,侵蚀。陊:同“堕”,山崩),有赋税却无法耕种的土地有三百多顷(田:名词作动词),请求免除这些田地的赋税(豁免:免除)。”(皇上)都答应推行(郭琇的奏请)。

四十年,因为生病(郭琇)请求辞官,皇上说:“郭琇病得很严重,想要找一个能代替的他的人都不可得到,能和郭琇一样的人有几个呢?”不久,郭琇因为病重再次上疏请求辞官,(皇上)仍然劝慰挽留他(慰留:劝慰挽留)。五十四年,郭琇去世。
(C) 2006-2024 如意了 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