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 高中 > 高三 > 语文 > 福建省三明市2014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2014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

福建三明市201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                  。     (《诗经·氓》)   

(2)屈心而抑志兮,                  。 (屈原《离骚》)

(3)秋风萧瑟,                  。     (曹操《观沧海》)

(4)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6)                  ,腰白玉之环。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刘大山书

[清]戴名世

    去年春正月,渡江访足下,留信①宿,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足下固不自信,而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矩镬,因从问其波澜意度所以然者。仆回秦淮,将欲检箧中文字,悉致之足下,冀有以教我。会足下北游燕蓟之间,而仆亦东走吴越,遂不果。今年冬,有金陵门人欲锓仆古文于板。仆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世人,恐以言语获罪,而门人遂以彼所藏抄本百篇雕刻行世。俟其刊成,当于邮传中致一本于足下。其文皆无绝殊,而波澜意度所以然者,仆亦未能以告人也。惟足下细加择别,摘其瑕疵,使得改定,且作一序以冠其首简,幸甚!,幸甚!

    当今文章一事,贱如粪壤,而仆无他嗜好,独好此不厌。生平尤留心先朝文献,二十年来,蒐求遗编,讨论掌故,胸中觉有百卷书,怪怪奇奇,滔滔汩汩,欲触喉而出。而仆以为此古今大事,不敢聊且为之,欲将入名山中,洗涤心神,餐吸沆瀣,息虑屏气,久之,乃敢发凡起例,次第命笔。而不幸死丧相继,家累日增,奔走四方,以求衣食,其为困踬颠倒,良可悼叹。同县方苞以为“文章者穷人之具,而文章之奇者,其穷亦奇,如戴于是也。”仆文章不敢当方君之所谓奇,而欲著书而不得,此其所以为穷之奇也

    秦淮有余叟者,好琵琶,闻人有工为此技者,不远千里迎致之,学其术。客为琵琶来者,终日座为满,久之,果大工,号南中第一手。然以是倾其产千金,至不能给衣食。乃操琵琶弹于市,乞钱自活,卒无知者,不能救冻馁,遂抱琵琶而饿死于秦淮之涯。今仆之文章,乃余叟之琵琶也。然而琵琶者,夷部之乐耳,其工拙得丧,可以无论。至若吾辈之所为者,乃先王之遗,将以明圣人之道,穷造化之微,而极人情之变态,乃与夷部之乐同其困踬颠倒。将遂碎其琵琶以求免予穷饿,此余之所不为也。呜呼! 琵琶成而适以速死,文章成而适以甚其穷。足下方扬眉瞬目,奋袂抵掌,而效仆之所为,是又一余叟也。然为余叟者,始能知余叟之音,此仆之所以欲足下之序吾文也。

    [注]①信:两。②锓:刻。③首简:篇首。④蒐:搜寻。⑤扬眉瞬目:得意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俟其刊成               俟:待,等

D.摘其瑕疵               摘:摘录

C.先王之遗               遗:遗留的事业

D.琵琶成而适以速死       速:招致

3.以下各组句子中,都属于流露作者“愤世嫉俗”的一组是(3分)

①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矩镬

②恐以言语获罪   

③当今文章一事,贱如粪壤

④然以是倾其产千金,至不能给衣食

⑤今仆之文章,乃余叟之琵琶也

⑥琵琶成而适以速之死,文章成而适以甚其穷

A.②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不仅叙述了作者二十年来留心先朝文献,搜求古人遗编来撰修史书的志向,同时还抒发了身世之感。

B.作者在首段希望刘大山为自己的文章作序,并在结尾指出其中的原因是他成为了余叟那样处境困厄的人。

C.方苞先生认为,写文章是那些处于困窘失意之人的才能,困境奇特的人文章往往也写得奇特。

D.此文是一封私人信件,以与挚友侃侃谈心的口吻来写,意切情深,心胸毕见,文字亲切感人。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3分)

 (2)而欲著书而不得,此其所以为穷之奇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l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绡裳: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1)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写出梅花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梅去世的消息传来,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他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料理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觉慧没有哭,也没有悲哀,他有的是满腹的愤怒。(《家》)

B.吴荪甫认为现代年轻人不是浪漫颓废,就是过激恶化,他很快从范博文想到屠维岳,但又不便教训范博文,只好拿刚低头看博文新诗集的林佩瑶借题发挥。(《子夜》)

C.欧也妮见到查理,认为他是“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克罗旭和德·蓬风两家人为查理的到来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被她堂弟夺去。(《欧也妮·葛朗台》)

D.在监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聂赫留朵夫本以为听到他认罪的话,马斯洛娃就会变回卡秋莎,但他发现马斯洛娃不为当妓女而感到可耻,反以为荣。(《复活》)

E.愚人节晚上,爱斯梅拉达在回家的路上被两个男人劫持,幸亏卫队长弗比斯率众赶来,逮捕了那两个人,爱斯梅拉达因此爱上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执手曰:“子远想旧交之情,望赐教诲。”攸曰:“丞相孤军而抗大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而自回也……”操大悦,求计于攸。

许攸为什么来投奔曹操?  “攸有一策”的“一策”指什么?  (5分)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一个小丫头跑来说:“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大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凤姐听了这话,一口气撞上来,往下一咽,眼泪直流,只觉得眼前一黑,嗓子一甜,便喷出鲜红的血来。

凤姐是因贾府办什么事而气得吐血?请简述具体原因。(5分)

选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来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1)请概括孔子和孟子主张的共同点。

 (2)孔子和孟子提出主张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企业家为什么越来越重视书画文化

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中国书画涵盖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美学与历史。2000多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书画形成了其自身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规律。中国书画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如果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书画艺术也就不复存在。

经营企业也是如此,特别是经营适应中国国情的企业,更是要有哲学思想的底蕴。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现实呼唤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家。同时,书画艺术还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对促进人们的思想大解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巨大作用。

用心的企业家总是能从书画艺术中汲取营养,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建筑、园林中讲究空间的曲折处理,“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体操、武术中的一招一式,刻意塑造刚柔之美。墨分五色的笔墨技法之理,以及中国书画家们经常提到的“师法自然”等等,与构建什么样的企业组织、人际关系、管理风格如出一辙,都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书画、企业管理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

企业家学习书画,爱好书画,并非是人人都要成为书画家,而是重点在于陶冶身心,培养开朗豁达、自信率真、高瞻远瞩的性格特征。有的企业家本身就是书画家的当然更是求之不得。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家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一个擅长书画的企业家更容易左右逢源。可以说,在商业氛围越来越浓的时代,企业家反而越来越重视书画文化,这正是现代企业家作为领导者在个人品味方面的升华,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成功离不开良好公共关系的建立,以收藏、观赏或馈赠高雅艺术品作为创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栽体,已经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而且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企业收藏书画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形象,将企业的层次提高到文化层面的最高境界,同时超越了企业之间的行业界限,促进企业的沟通,有助于企业的实际经营和发展。   

企业收藏书画本身也是一种投资、集资、融资、增值的手段,书画艺术品是“软黄金”。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已被国内众多的企业家所认同和接受。中国有句古话:“宅有书画家不穷。”、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收藏一段时间,待到时机成熟将手中的艺术品出手,再转而买自己更为中意、有更高回报的艺术品。而通货膨胀肆虐,遭遇经济危机之时,书画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

当然,书画作品的最终价值还是决定于画家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境界、内在修为与外在境遇。书画家应具有综合素养与创造能力,书画之外还要具备思想高度、文学修养等等。因此,作为收藏者的企业家也应具备相应的眼光和判断力。

 (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中国书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画涵盖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美学与历史,且具有自身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规律。

B.中国书画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经营适应中国国情的企业家可以从中汲取哲学思想的内涵。

C.中国书画中蕴含的“师法自然”等与企业家构建企业组织、人际关系、管理风格存在渊源关系。

D.中国书画固然具有投资价值,但想收藏中国书画的企业家也应该具备相应的眼光和判断力。

11.文章说,“书画艺术晶是‘软黄金’”。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企业家越来越重视书画文化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秋  

李广田

①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地过去了,虽然在那早春时节,有如初恋者的心情一样,但过此以往,船便永浮在了缓流上。夏天是最平常的季候,人看了那绿得黝黑的树林,不是就要感到了生命之饱满吗?这样饱满无异于“完结”,人不会对它默默地凝视也不会对它有所沉思了。那好像要烤焦了大地的日光,是比冬天还更使人讨厌。

②而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的路,然而,因为我自己太弱,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我爱它,也恨它,到夏天成熟了,才又对它思念起来,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

③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④但是比较起冬天来,我却偏又爱了秋。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比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更使我忆起了生命,一片黄叶,一朵残英,都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它们将更使人凝视,更使人沉思,更使人怀想及希冀一些关于生活的事。这样,人曾感到了真实的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梦境,所有的幻想,都是无用的了。

⑤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深切地感到了这样苦难与快乐者,是真的意味到了“实在的生存”者。

⑥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的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一片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飘下来时,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

⑦我真不愿看见那一片叶子落下来,但又知道叶落是“必然”的事,于是对那一片黄叶就要更加珍惜,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头发感到珍惜吗?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镜子了。

⑧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选自《李广田散文集》有删改)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从自身的感悟出发去描写秋天的景色,虽然春夏冬的景色也各有特点,但作者还是对秋天情有独钟。

B.枝头的黄叶,篱畔的残花,甚至都比冬天更显示出生命,因为这些联系着过去和将来,让人感到世界和人生的真实。

C.在作者的笔下,描写了枯叶衰草等凋残的秋景,从而抒发了作者苦闷、彷徨的心境和对人生前途的思考。

D.文章以“秋天”为题,却花了大量笔墨写春夏,同时,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对春夏的描写是“抑”,对秋天的赞美是“扬”。

E.本文运用了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避免了行文的单调,也体现散文借景抒情,缘事悟理的特征。

14.“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5.请结合文本,探析作者对秋的感悟。(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对话马可:“真正的奢华在精神”

谈定制: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

记者:此前“无用”工作室有承接高级定制吗?您为彭丽媛女士定制服装的过程是怎样的?

马可:这次为彭丽媛女士提供的部分服装是我首次尝试为专人设计,我对专人设计的理解是——符合设计师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前提下为特定对象所提供的适合其需求的服装服饰。

记者:您怎样看待这次“一夜成名”?

马可:我会一如既往地生活。所有声名财富都是镜花水月。

记者:您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马可:我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它设计的70亿人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记者:您怎样理解“世界的,中国的”?

马可:世界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不同的国家就像身体的各个部分。关键的不是哪个国家是心脏、哪个国家是大脑或是皮毛,而是每个国家对世界都有不同的价值。包容差异才能产生和谐,而包容的前提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谈“中国范儿”:穿起来像中国人的服装

记者:有人说,这次彭丽媛女士着装为本土高端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也可能使中国消费者盲目追求国外奢侈品牌成为过去式。您怎样看待这次引发的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机会?

马可:好事!中国人可以正视镜子里的自己了。不久前有一个人问我:什么是“中国”时装?

回答:穿起来像个中国人的服装。

记者:在当下中国,一面是价廉低质的成衣到处飞,一面是富人对国外奢侈时装的狂热。作为设计师,您觉得有什么责任?

马可:今天的时代中真正的时尚不再是潮流推动的空洞漂亮的包装,而应该是回归平凡中再见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我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包括三类,对于过去文化的传承责任,对于当下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于未来的生态责任。道德责任是指设计师不过分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而企图引发更多的盲目消费,以期更大的商业利益。

谈“无用”:非品牌非时装的公益组织

记者:从“例外”到“无用”,从高级成衣到高级定制,17年中,您个人经历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马可: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

记者:您如何描绘作为设计师的自己?

马可:这个世界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

记者:此前您曾强调“无用”是一个公益组织而非品牌,也非时装。这是为什么?

马可:“无用”既无经营策略和商品企划,也没有目标市场定位和营业目标,更没有响应各种流行趋势,创建7年还没有开过一家专卖店,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谈广东: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记者:如果时光倒流17年,您会做怎样的选择?作为东北人,您对广东有什么感觉?

马可:有些人来到人世是注定要去完成某种使命的,无论境遇如何,长期对信念的坚持和践行总会吸引机遇。广东对我意味着生活了14年的广州和7年的珠海和老火靓汤,占据了我一半的生命历程。是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记者:目前微博上众说纷纭,“例外”与“无用”的关系。有人说“例外”搭了“无用”的顺风车,这两个品牌关系如何?您在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马可:“例外”为我和毛继鸿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我在1996年一一2006年担任例外设计总监,现任其艺术指导。我于2006年在珠海创建“无用”设计工作室,“无用”,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公益性团体,其目标在于通过手工精心制作的出品向世人倡导:过自由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马可认为“世界的,中国的”,即各个国家的设计都有各自的特点,彼此虽然有差异,但都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应互相包容,才能产生和谐。

B.面对记者的发问,马可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指的是传承过去文化的责任,担当对当下的道德责任,担当对未来的生态责任等三类。

C.“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指的是30岁以前响应各种流行趋势,30岁之后消弥自我,不张扬自我个性。

D.文章由四个话题串成,在一问一答中推动访谈的进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个淡泊名利、勇于担当、理念独到、精神充盈的有血有肉的形象。

E.马可的回答机敏智慧、措辞得体,对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言语细腻委婉。全文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富有哲理,启人遐思。

14.“谈广东”一节,记者的访谈提问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15.请结合文本谈谈你怎样理解“真正的奢华在精神”?(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请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2分)

北京故宫大气恢弘,台北故宫优雅深,        (suì)。

如今的北京故宫①,早已经淡化了政治的意味②,而台北故宫还在政治的框架下运作③,人们参观北京故宫④,常常还是以看建筑为主⑤,而台北故宫经历了几十年以专事保管为主的'仓库”定位阶段⑥,已渐渐走上让民众能更方便地看到文物展览的亲民路线。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答:                                                               

 (2)第二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1分)

答:序号                   改正                   

17.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文学可以激发想象。想象对于作家是否具有神奇的魔力,学术界也     。许多人认为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创造一个又一个声色并茂的艺术境界,以实现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    ;化平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将不存在的事物塑造成    的艺术形象。

A.分庭抗礼    跨越    惟妙惟肖

B.莫衷一是    超越    纤毫毕现

C.奠衷一是    跨越    纤毫毕现

D.分庭抗礼    超越    惟妙惟肖

18.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①在《文化苦旅》式哲学意识、《山居笔记》式文化思索和《千年一叹》式美学内质中,②余秋雨展示了其优美凝练的文字和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③在开拓文学成就与对接商业文化中,他始终以一种儒雅之风来带动文化发展。

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                             

改正: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2005年11月26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指在每年农历4月到5月初,韩国江陵地区举行的萨满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一系列庆祝活动。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粽子节”。2009年9月30日,中国的端午节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材料的内容。(2分)

(2)有人认为,韩国抢走了端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5分)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在经济学领域,面对风险,有人做过两个实验——

一是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结果,大部分人都倾向A。

二是同样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损失2000元,50﹪可能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倾向B。

看完这两个实验,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4年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7分) 

1.(6分)  (1)靡有朝矣    (2)忍尤而攘诟  (3)洪波涌起  (4)白头搔更短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戴朱缨宝饰之帽(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

2.(3分)B(摘:指出)

3.(3分)D(①刘大山称赞作者的文章符合古人的法度。②是作者担心愤世嫉俗的结果。④陈述余叟耗尽家产学琵琶。)  

4.(3分)B.“他成为了余叟那样处境困厄的人”表意不准确。指刘大山要效仿作者的所作所为,可能文章写成了恰恰加重了自己的困窘,也借此表示二人知音之感。

5.(6分)(1)可是您拿出所写的十几篇文章给我看,这些文章都有奇特的文气。  ( “所为” “见” “奇气”各1分)

(2)想写书却不能如愿,这大概是方先生认为我困境奇特的原因。 (“其”  “所以” 文意通顺各1分)

6.(6分)

(1)冷风送来清香,梅花就在飘香的地方,犹如身着白绢衣袖和薄绸下裙的仙女。(1分)写出梅花的洁白、芳香、轻盈(飘逸、清丽、脱俗)特点。(2分,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2)先写寻梅时的急切之情,再写遇梅时的惊喜(欣喜)之情,最后酒醒后的失落(惆怅、怅悯)情绪。

二、(16分)

7.(5分)( B项不是“林佩瑶”而是“阿萱”    E只逮捕了加西莫多,克洛德跑了。)

8.(5分) 

要点:

(1)许攸献夜袭许昌之计(1分),袁绍不采纳反倒冤枉他接受贿赂私通曹操(1分);想到子侄遭审配之害(1分);许攸准备自杀时,左右劝许攸弃暗投明(1分)。  “一策”指劫鸟巢烧军粮。(1分)

(2)贾府为贾母办丧事(1分)。贾府没落,支配的人手少,银子也不够使,凤姐想办好贾母的丧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2分);众人见她窘迫,又见丧事料理得混乱,以为她不尽心。  (2分)  

9.(6分)

(1)(2分)减少物质的欲望。

(2)(4分)孔子从对士的要求的角度来说,认为一个士不应该讲求物质享受;孟子从修养心性的角度来说,认为养心就要减少物欲。

三、(9分)

10.(3分)C(移花接木,与原文文意相左)

11.(3分)  (1)保值功能强,  (2)抗风险力强,  (3)具有升值功能。  (意思对即可,答“企业收藏书画本身也是一种投资、集资、融资、增值的手段”者给1分。)

12.(3分)  (1)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  (2)有利于升华个人品味;  (3)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文化层次;  (4)是投资、集资、融资、增值的手段。  (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给满分)

四、(15分)

(甲)

13.(5分)C D    (其中C项,写秋景是为了抒发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境和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D项是先抑后扬)

(5分。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4分)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人对季节的的感悟,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感悟;内容上,强调人要走在人生路上,去尝味人生苦难,才能真正知道人生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一点2分) 

15.(6分)(1)衰败是为了繁荣,衰亡孕育新生;(2)生命的可贵在于奋斗,人应该“走在道上”;(3)真正品尝过苦难的人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4)危机常给人以鞭策,我们更应该珍惜,要对人生充满希望。(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乙)  

13.(5分)CE(C应为:马可认为,自己30岁以前像其他设计师一样,响应各种流行趋势,做一个时装设计师,而希望30岁以后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服装设计师。E应为:自己亲历并非马可叙说重点,文本言语直白,没有抒情。)

14.(4分)采用侧面提问(或联系比较、对比),即将广东与东北二者联系,“例外”与“无用”进行对比,比直接提问更显委婉。同时,揭示了广东对马可人生阅历和事业发展的影响,紧扣“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这一题旨。(每点2分)

15.(6分)(1)奢华一般就物质而论,但在马可看来,声名财富和品牌时尚都是镜花水月; (2)要回归平凡,过自由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3)努力做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每点2分)

五、(13分)

16.(2分)

 (1)(1分)  邃    (2)(1分)   ③ 把逗号改为句号或把“,”改为“。”

17.(2分)C  

18.(2分)  ③“开拓文学成就”改为“开拓文学领域”。

19.(1)  (2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韩两国“端午”本质不同。

    (2)  (5分)

    示例一:“韩国抢走了端午”的说法体现国人的忧患意识。首先,担心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被抢注,国人的爱国情怀受到影响;其次担心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削弱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第三,也提醒国人要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并加以传承发扬。

    示例二:“韩国抢走了端午”反映国人缺乏理性思考。首先要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两国的端午节仅仅时间重合,内涵并不一样。其次也折射出国人的文化沙文主义(文化优越感)。再次,缺乏对本国传统节日利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反思。 (言之成理即可)

20.参照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一)

    去年春正月,我渡江拜访您,您留我在家住了两夜,可是您拿出所写的十几篇文章给我看,这些文章都有奇特的文气。您一直不相信自己的文章,却谬赞我的文章符合古人的法度,就向我问起这些文章为什么要这样构思。我回秦淮后,正想挑选箱子里的文章,全部送给您,希望您有所指教。恰逢您往北去,在燕蓟一带游历,我也向东去了吴越,于是没能如愿。今年冬天,有一个金陵门生想把我的文章刻印。我的文章大多是愤世嫉俗的作品,不敢给世人看,害怕因文字而获罪,但是门生最终把他收藏的百篇抄本刻印以流行世间。等到刻印完毕,我就送一本给您。那些文章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要这样行文构思,我也没有可以告诉他人的。希望您仔细加以甄别,指出它的缺点,使我能够改正,并且请您写一篇序放在它的篇首,那真是我的荣幸啊!

当今社会,写文章这种事情,贱如粪土,但是我又没有其他的爱好,唯独喜好写文章而不厌倦。我平生特别留心前朝文献,二十年来,搜寻前人留下的著作,研究各种掌故,胸中感到有百卷书,怪异奇特,文思泉涌要一吐为快。然而我认为写文章是古今大事,不敢随便去做,想要到名山中,洗涤心神,餐风饮露,平心静气,很久了才敢确定要旨,拟定体例,按序写来。可是不幸的是,丧事接连不断,家庭的拖累一天天增加,我四方奔走,以求温饱,那困厄不顺的境遇很是让人悲叹。同县人方苞认为:“写文章是那些处于困窘失意之人的才能,文章写得奇特,写文章的人的困境也奇特,像戴先生就是这样的。”我的文章不敢与他所说的相称,想写书却不能如愿,这大概是方先生认为我困境奇特的原因。

秦淮有个姓余的老人,喜好琵笆,听说有个擅长演奏琵琶的人,就不远千里去拜访他,学习他的技艺。为琵琶而来的客人,整天是满座,久而久之,老人的琴技最终十分精妙,号称“南中第一手”。但是他因此耗尽千金家产,以致不能衣食自给。于是拿着琵笆在市井弹奏,乞讨钱财养活自己,(可惜)最终没有了解他的人,不能使他免于饥寒。他就只能抱着琵琶饿死在秦淮河边。现在我的文章就像姓余的老人的琵笆。但是琵琶是西域乐器,那技艺的精妙拙劣得失,自不用说。至于我们这些人所做的,是古代贤王遗留的事业,是用来阐明圣人的道理,探求自然精微的道理,极尽人间百态,这与姓余的老人学成琵琶却遭遇困境是  一样的。如果要打碎琵琶来免于困窘饥饿,这是我不愿做的。呜呼,琵琶学成了恰恰因为这样招致了自己的死亡,文章写成了恰恰因为这样加重了自己的困窘。现在,您眨眼,击掌十分得意地,要效仿我的所作所为,又是一个姓余的老人。然而只有作了姓余的老人,才能听懂他的乐曲,这就是我想要让您为我的文章写序的原因。


(二)

    ①孔子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不好,吃饭菜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

    ②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C) 2006-2024 如意了 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