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 高中 > 高三 > 语文 >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都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cán)食着人的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之中。

B. 《规划》指出,应着力破除衰褪型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失业矿工再就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废弃矿坑、沉陷区等地质灾害隐(yǐng)患综合治理。

C. 去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消除繁文缛(rǔ)节,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年后的今天,回首党中央推进党风、政风建设的过程,人们的普遍感受是坚定务实、雷历风行、大得人心。

D. 受害人缺乏相关法律常识,特别是缺少对司法机关办案程序等相关政策知识的了解,也成为了诈骗分子成功行骗的切(qiē)入点。

答案:D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_______“旱魔”,成为北京市发展的重大课题,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② 夕阳西下,暮色________,无边的林海,发出了阵阵的松涛声。

③ 关于长沙地铁线路的建议,市民寄来很多信件,报社版面有限,准备________刊登,

以飨读者。

④ 虽然中消协“叫停”一次性餐具收费已半月有余,但“叫停令”并未________,不少

餐饮商家仍在未明示的情况下仅提供收费餐具。

A 降伏  苍茫  摘要  立竿见影   B 降服  苍茫  择要  立竿见影

C 降伏  苍莽  摘要  明效大验   D 降服  苍莽  择要  明效大验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B.《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开播,带动了中国婚恋节目热潮,而精明的电视人在充分挖掘出中国人情感婚恋话题价值之后,又紧锣密鼓地开采中国人求职就业这一永不过时的题材。

C.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披露了高考改革七大举措和改革亮点。报道称,改革拟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不再统一高考时举行。

D. 12月4日,2013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顺利闭幕,各企业通过十四天的展销活动,最后“金霞”生态米、金井牌毛尖等98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本届农博会的产品金奖。

答案:B

4、填入下列空中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善良与邪恶分别是两棵树的话,                  。             。               。这就是人们拒绝善良的道理所在。如果仅仅从生长与结果来判断树的价值,那也只是它的价值之一,而不是价值的全部。当人们把眼光投入果实时,善良之树在什么呢?它               ,                ,                   。然而善良也有果实,那就是人性的纯粹和人性的辉煌。

①恶之树茂盛,绿叶如盖,果实鲜艳 ②在地下默默地固沙③在清新每人吸入的氧气

④善良之树生长缓慢,不引人注目,有时没有果实⑤好看的是邪恶之树⑥在没有人烟之处亮出一片风景

A①⑤④③⑥②       B⑤④①②③⑥

C⑤①④②⑥③       D①④⑤③②⑥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阎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阎应元,起初担任掾史,做过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调任江阴县典史。

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四面围数十重,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縆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颓处。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藁为人,人竿一灯,立陴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又遣壮士夜缒城入营,顺风纵火;军乱,自蹂践相杀死者数千。

迫近城下的清军已达十万,四面包围了数十层,城上的矮墙被炸裂。阎应元命令用铁叶裹着门板,穿上大铁索挡住裂口,再用泥土装在空棺材里,堵在倒塌处。碰上城中缺箭,应元乘着无月的黑夜,用禾杆扎成人形,每个草人的竹竿上挂一盏灯,竖立在女墙之间,环绕全城,让士兵埋伏在矮墙后,击鼓呼喊,像将要拴着人下城去袭击敌营的样子。清军十分惊慌,向城上发射如雨点般的密箭。到拂晓,得到的箭不计其数。他又派壮士夜里下城潜入清营,顺风放火,清军乱作一团,自相践踏残杀,死了好几千人。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呼曰:“吾与阎君雅故,为我语阎君,欲相见。”应元立城上与语。良佐遥语应元:“弘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将军胙土分茅,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退。

清军后退,离城三里停下安营。主帅刘良佐由骑兵簇拥着来到城下,呼喊:“我和阎君是老朋友,替我告诉阎君,我想要见他。”应元站在城上和他说话。刘良佐远远地对应元说:“弘光帝已经逃跑,江南再没有国君,您及早投降,可以保证富贵荣华。”应元回答说:“我不过是明朝一个小小的典史,还能明晓大义。将军你受土封侯,为国家镇守重地,不能守住江淮,竟甘心做敌人的马前卒,有什么脸面来见我们城里深明大义的士民呢?”刘良佐惭愧地转身走了。

应元性严毅,号令明肃,犯法者,鞭笞贯耳,不稍贳;然轻财,赏赐无所吝。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敛,酹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

应元性格严厉刚毅,号令严明整肃。对于犯法的人,该用鞭笞贯耳的刑法,绝不宽饶。但他轻财重赏,毫不吝惜。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置办上等棺木装殓,并洒酒于地上为死者哭祭。和壮士说话,一定称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

贝勒统军略地苏、松者,既连破大郡,济师来攻。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为!”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梯冲死士,铠胄皆镔铁,刀斧及之,声铿然,锋口为缺,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

领兵在苏州、松江一带攻城占地的贝勒,连破大郡后,这时增援攻城清军。贝勒把两员降将反绑,让他们跪在城下劝降。两员降将一面劝说,一面痛哭,满脸涕泪。阎应元骂道:“吃败仗的家伙,被俘虏了不快点死掉,还啰嗦什么呢!”贝勒已觉察城中无投降之意,攻城更加紧急。使用云梯、冲车的敢死队,盔甲都是用镔铁制作的,刀斧一碰上就当当作响,锋口都被碰缺,阎应元斗志昂扬地登上城墙,神情气度一如平日。

旦日,大雨如注。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再夺门,门闭不得出。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而刘良佐令军中,必欲生致应元,遂被缚。良佐箕踞乾明佛殿,见应元至,跃起持之哭。应元笑曰:“何哭?事至此,有一死耳。”见贝勒,挺立不屈。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日暮,拥至栖霞禅院。院僧夜闻大呼“速斫我”,不绝口。俄而寂然,应元死。

清晨,下起倾盆大雨。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东奔西突进行了八次巷战,与他们遭遇的清兵被杀伤上千人。再要夺取城门,城门紧闭,冲不出去。应元料想已不能幸免,跃起投入前湖,但湖水太浅,淹不没头顶。而刘良佐又传令清军,一定要生擒阎应元,他最终被俘。刘良佐在乾明佛殿上傲慢地两手按膝伸腿而坐,一见应元被押来,立即从席上跃起,扶住他痛哭。应元笑道:“有什么可哭的呢?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只有一死而已。”应元看见贝勒,挺身站立,不肯弯腰。一名清兵用长枪刺穿应元的小腿,小腿折断,应元跌倒在地。黄昏时,应元被一群清兵押送到栖霞禅院。夜间,院里的僧人不断听到高喊声:“快点杀掉我!”一直不停口。后来听不见了,原来应元已气绝身亡。

 《尚书·序》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而后之论者,谓于周则顽民,殷则义士。夫跖犬吠尧,邻女詈人,彼固各为其主。予童时,则闻人啧啧谈阎典史事,未能记忆也。后五十年,从友人家见黄晞所为死守孤城状乃摭其事而传之微夫应元固明朝一典史也顾其树立乃卓卓如是!呜呼,可感也哉!(选自《国朝二十四家文钞》,有删节)

【注】①陴(pī) :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② 胙(zuò):分封。

《尚书·多士》序中说:“周公建好了成周,把殷朝的顽民迁往那里。”但是后世谈论这件事的人,认为他们对周朝来说是顽民,对殷朝来说就是义士。盗跖的狗看见尧这样的圣君也会狂咬,邻居的女子会骂挑逗她的男子,他们本来是各自维护主人的利益。我小时候就听说人们谈起阎典史的事便赞叹不已,但已记不清楚了。过了五十年,在朋友家看到黄晞写的关于江阴军民死守孤城的文章,就从中采取素材写成这篇传记。阎应元这个小人物,原来不过是明朝的一个典史,但看他立功树节,却如此高超出众。啊,真是令人感动!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            迫近          

B. 吾与阎君雅故                  素常   

C. 贝勒统军略地苏、松者          巡视

D. 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跌倒

答案:C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取空棺实以土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 乃为敌前驱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C. 所当杀伤以千数                 某所,而母立于兹

D. 谓于周则顽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6、B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友人家见黄晞所为/死守孤城状/乃摭其事而传之/微夫应元/固明朝一典史也/顾其树立/乃卓卓如是

B. 从友人家见黄晞所为/死守孤城状/乃摭其事而传之微夫/应元固明朝一典史也/顾其树立乃卓卓如是

C. 从友人家见黄晞所为/死守孤城状/乃摭其事而传之微夫应元/固明朝一典史也顾其树立/乃卓卓如是

D. 从友人家见黄晞所为死守孤城状/乃摭其事而传之/微夫应元/固明朝一典史也/顾其树立/乃卓卓如是

答案:D

8.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叙写应元困守江阴两次骂降之间,有一段介绍应元执法严明、体恤部下的文字,用的是插叙法,这样的写法有助于舒缓叙事节奏,增加行文的起伏,达到张弛有度的艺术效果。

B.作者对应元在江阴城中缺箭之时束藁借箭的描绘,与《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运用简练的文字就把应元谋略过人的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

C.贝勒觉察城中无投降之意后,攻城更加紧迫。盔甲都是用镔铁制作的,刀斧一碰上就当当作响,锋口都被碰缺,但阎应元临危不惧,斗志昂扬地登上城墙,神情气度一如平日。

D.刘良佐传令清军,一定要生擒阎应元,因此应元终于被俘,刘良佐在乾明佛殿上两手按膝伸腿而坐,心里很羞愧,一见阎应元被押进来,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扶住他痛哭。

答案:D

9.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立陴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4分)   

9、(1)(草人)竖立在女墙之间,环绕全城,让士兵埋伏在墙后,击鼓呼喊,像将要拴着人下城去袭击敌营的样子。

(给分点:“匝”,“环绕”,1分;“ 伏垣内”,省略介词“于”,“在墙后埋伏”,或“埋伏在墙后”,1分;“缒”,“用绳子拴住人从城上往下送”,1分;“斫”,本义是“砍”,意译为“袭击,偷袭”,1分。)

⑵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敛,酹而哭之。(3分)

(2)(他)亲手替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置办上等棺木装殓,把酒洒在地上为死者哭祭。

(给分点:“裹创”,包扎伤口(创口),1分;“敛”,通“殓”, 装殓,给死人穿衣入棺,1分;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1分。)

⑶被禽不速死,奚喋喋为!(3分)

(3)被俘虏了不快点死掉,还啰嗦(唠叨)什么呢!(还说个不休,干什么呢!)

(给分点:“禽”,通“擒”,捉拿,俘虏,1分;“奚……为”,固定句式,表反问,为什么……  呢?1分;句意1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 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本诗的颈联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0(1)、第三联采用①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樽无绿”中的“绿”代表酒,②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的方法,“炉存火似红”,好像炉中还有火,还非常温暖。③酒没有,炉火也只是想象,只是幻觉,写出了诗人当时战乱之下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凄苦。(借代1分,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1分,分析1分,感情1分)

(2)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2)、①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忧虑而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②深切关怀忧虑体现在“数州消息断”,诗人身陷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③愁苦又无从着力主要从后一句“愁坐正书空”看得出来,“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诗人以此表达相似的心境。(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关心或者忧虑1分,愁苦而无从着力、无奈1分,分析2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

(3)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4)时不可兮骤得,                         。(屈原《湘夫人》)

(5)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1、(1)丛菊两开他日泪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间关莺语花底滑     (4)聊逍遥兮容与(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呼唤文化原创力

曾 凡

  文化是一个国家竞争力中极重要的因素,文化的原创力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失去原创力的文化就没了生机与活力。尽管我们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但是跟风现象也日益严重,有些电影只有技术没有艺术,电视剧题材风格都不停地重复,小说都变成了影视剧的分镜头剧本。谁也不肯动脑筋,谁也不肯付出自己的真实的劳动。某位青年文学偶像,不但抄袭,而且在法院宣判之后还公然拒不道歉。以塑造人的精神和人格为目标的大学里,从本科生到教授,剽窃、抄袭行为屡见不鲜。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文化的原创力?

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也就是“精神的坍塌”。人之所以是文化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的支撑不管是来自于宗教哲学还是日常生活,都会以理想和信仰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人生活的动力和追求的方向。而由于种种外力因素的作用,这种对信念的执着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淡化,于是就导致我们在具体行动时也渐渐失去了对价值规范的信赖与敬畏。

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之后,人们所能找到和最容易找到的参照系只剩下了物质性的和现实性的目标了。人一旦没有了理想信念、精神依托和抽象的追求,就没了奔头儿,就放弃了日常的道德坚守和对社会公义的敬畏。各个阶层各种行业都以数字为标准,以机械学物理学和算术学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坐标,拿到钱是英雄,出名是成功,但实际上有没有内容则不管。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的去魅的非英雄主义的价值哲学,时尚的娱乐化的物质化的现实评价标准,功利主义的技术主义的数字化的考核与选拔标准,从学前教育到博士后教育的公式化模式化机械化,都不断促使人们放弃思考放弃个性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

  不难看到,有的作家往往被市场所左右,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听命于书商或影视导演的趣味,使得一部可能具有真正人文内涵的作品成了能换来高稿酬的受时尚和公众所欢迎的“畅销书”。而一个大学教授或者是研究生,则要在自己的学术兴趣甚至是专长之外,不停地忙于在特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规定数目的论文。在一切都被规定了的精神环境中,相信没有谁还有能力甚至还有耐心去做创造性的思考和劳动。所以,原创性的文化成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了。

  由于缺乏精神的动力,最终导致在技术层面也出现了普遍化的原创力丧失。论文和著作是抄袭的,剧本是摹仿的,歌曲的主题意境和旋律都是摹仿的,就连作品的名字和栏目的名字都要抄来抄去。谁也没有独家秘诀,谁也不能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独冠群芳。所以,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甚至城市规划和有的领导讲话稿,都变得一模一样了。 

  文化原创力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就会产生具有原创力的文化辨识力和文化感召力,由此而创造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工业技术产品就必然地会爆发出文化原创力的冲击力与凝聚力,会形成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而持久的推动作用。现实中原创力的丧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

文化原创力的缺失,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事,也不仅仅是大学教授的事,而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是中华文化生命要延续和中国人找回生活的意义的事。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全社会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摆脱模式化的生活轨迹,摆脱对生活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惟此,文化原创力才能与文化建设携手而行。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如果失去了原创力,文化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从而使一个国家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B 人有精神的支撑,且这种精神支撑会成为人生活的动力,全因为人是文化动物。

C 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缺乏精神的动力,会在技术层面普遍丧失原创力。

D 功利主义是促使人们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的根本原因。

12、C。(A “从而使一个国家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应为“文化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B 因果颠倒。原文的表述为“人之所以是文化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的支撑”。且原文并没有信息显示“人是文化动物”与“这种精神支撑会成为人生活的动力”是因果关系。D原文无此信息,功利主义的技术主义的数字化的考核与选拔标准,是促使人们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的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综观全文,为什么会失去文化的原创力?作者着重强调的是,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也就是“精神的坍塌”。)

1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饱含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就不会丧失文化原创力。

B 人们在生活中不能以物质性和现实性的目标为参照系,否则就会失去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

C原创性的文化成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不具备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D 如果电影创作者理想和信念越来越淡化,其创作被市场左右,就很难有原创性的电影创作成果。

13、D。(A 只要……就,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第7段的表述为,“现实中原创力的丧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那意味着原创力的丧失,还有别的原因。“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是“现实中原创力丧失”的必要条件。B 前后颠倒了,原文表述为“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之后,人们所能找到和最容易找到的参照系只剩下了物质性的和现实性的目标了。”C根据原文第4段末尾几句、第5段开头几句表达的意思,人们并非不具备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而是被迫放弃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追求或被市场左右,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14、根据本文内容,谈谈怎样才能使文化具有原创力?(4分)

14、①唤回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的热情与真诚。

②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摆脱模式化的生活轨迹,摆脱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

驮马

施蜇存

我第一次看见驮马队是在贵州,但熟悉驮马的生活则在云南。那据说是所谓“果下马”的矮小的马,成为一长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唯一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了。当我乘着汽车,从贵州公路上行过,第一次看见这些驮马队在一个山谷里行进的时候,我想,公路网的完成,将使这古老的运输队不久就消灭了罢。但是,在抗战三年后的今日,因为液体燃料供应不足,这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得建立它的最后功业,这是料想不到的。   

西北有二万匹骆驼,西南有十万匹驮马,我们试设想,我们的抗战乃是用这样古旧的牲口运输法去抵抗人家的飞机汽车快艇,然而还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这场面能说不是伟大的吗?因此,当我们看见一队驮马,负着他们的重荷,在一个峻坡上翻过山岭去的时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一队驮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十二匹。每一队的第一匹马,是一个领袖。它是比较高大的一匹。它额上有一个特别的装饰,常常是一面反射阳光的小圆镜子和一丛红绿色的流苏,项颈下挂着一串大马铃。当它昂然地在前面带路的时候,铃声咚咙咚咙地响着,头上的流苏跟着它的头部一起一落地耸动着,后边的马便跟着它行进了。或是看着它头顶上的标帜,或是听着它的铃声,因为后面的马队中,常常混杂着聋的或盲的。倘若马数多了,则走在太后面的马就不容易望到它们的领袖。你知道,驮马的行进,差不多永远是排列着单行的。

管理马队的人叫做马哥头,他常常管理着四五个小队的驮马。这所谓管理,实在不很费事。他老是抽着一根烟杆,在马队旁边,或前或后地行进着。他们用简单的,一两个字——或者还不如说是一两个声音的吆喝指挥着那匹领队的马。与其说他的责任是管理着马队,还不如说是管理着那些领队的马。马哥头也有女的。倘若是女的,则当这一长列辛苦的驮马行过一个美丽的高原的时候,应和着那些马铃声,她的忧郁的山歌,虽然你不会懂得他们的意义——因为那些马哥头常常是夷人——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

在荒野的山林里终日前进的驮马队,决不是单独赶路的。它们常常可能集合到一二百匹马,七八个或十几个马哥头,结伴同行。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它们每天走六十里,总可以获得一个歇站。那作为马队的歇站的地方,总有人经营着马店。每到日落时分,马店里的伙计便到城外或寨门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赶站的马队,这是西南一带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阵喧哗。

马店常常是一所两层的大屋子。底下是马厩,楼上是马哥头的宿处。但是那所谓楼是非常低矮的。没有窗户,没有家具,实在只是一个阁楼罢了。马店里的伙计们帮同那些马哥头抬下了马背上的驮鞍,洗刷了马,喂了马料,他们的职务就完了。马哥头也正如一切的西南夷人一样,虽然赶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脸洗脚甚至沐浴的。他们的晚饭也不由马店里供给,他们都随身带着一个布袋,袋里装着包谷粉,歇了店,侍候好了马匹,他们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点开水,把那些包谷粉吃了。这就是他们的晚餐。至于那些高兴到小饭店里去吃一杯升酒,叫几个炒菜下饭的,便是非常殷实的阔老了。

行走于迤西一带原始山林中的马队,常常有必须赶四五百里路才能到达一个小村子的情况。于是,他们不得不在森林里露宿了。用他们的名词说起来,这叫做“开夜”。要开夜的马队,规模比较的大,而且要随带着炊具。差不多在日落的时候,他们就得在森林中寻找一块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驮鞍,把马拴在树上,打成一围。于是马哥头们安锅煮饭烧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们必须捡拾许多枯枝,烧起火来,做成一个火圈,使野兽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时还会有猛兽在半夜里忽然袭来,咬死几匹马,等那些马哥头听见马的惊嘶声而醒起开枪的时候,它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有的马队还得带一只猴子,在临要睡觉的时候,把猴子拴缚在一株高树上。猴子最为敏感,到半夜里,倘若它看见或闻到远处有猛兽在行近来,它便会尖锐地啼起来,同时那些马也会得跟着惊嘶,于是睡熟的人也都醒了。

在云南的西北,贩茶叶的古宗人的驮马队是最为雄壮的。在寒冷的天气,在积雪的山峰中间的平原上,高大的古宗人腰里捎着刀和小铜佛,骑着他们的披着美丽的古宗氍鞍的马,尤其是当他们开夜的时候,张起来的那个帐幕,使人会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生许多幻想。

二万匹运盐运米运茶叶的驮马,现在都在西南三省的崎岖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个坡,翻下一个坡,又走上一个坡,在那无穷尽的山坡上,运输着比盐米茶更重要的国防材物,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

1939年6月

(文章有删节)   

15.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第五自然段写“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两次“感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5、①第一次:在民族危机面前,驮马队担当了运输国防物资的重任;驮马矮小,肩负重荷,长途跋涉,不畏艰辛。(2分)

②第二次:因在艰难、困苦的驮马行进中,有美丽浪漫的山歌声而感动。(或在艰难、困苦的驮马行进中,驮马队表现出西南游牧民族生活的质朴浪漫的风情)。(2分)

16.文中画线部分描述森林“开夜”的情景,具有什么作用?(6分)

16、具体细致描述驮马行进在原始山林中露宿时煮饭烧水和点起篝火警惕野兽的生活情景,(1分)展现了驮马队夜里住宿的简陋和险恶(简陋1分,险恶1分),在冷静的描述中表达对驮马队艰难困苦的感叹和坚韧不屈意志的赞美。(对驮马队艰难困苦的感叹1分,对驮马队坚韧不屈意志的赞美2分)

17.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驮马队的艰苦?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17、(1)负载的物资沉重;(看到一对驮马,负着它们的重荷)

(2)路途遥远而崎岖;(无穷无尽的山坡,不断翻山越岭)

(3)环境的艰难险恶;(荒山野峡森林,易遭野兽袭击)

(4)马哥头生活艰苦。(住所简陋难寻,饮食条件极差)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文章详尽地描述了驮马艰辛跋涉的情景,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7分)

18、(1)深刻意蕴:文中的驮马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执着的民族精神与抗战力量的象征。(3分)

(2)情感取向:“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等语句,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驮马因袭重负、险恶困苦的喟叹之情,(1分)饱含着作者对在艰难困苦中不屈行进的驮马的由衷赞美之情,(1分)更是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坚毅不屈的中华民族充满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感叹与讴歌。(2分)

 

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材料一、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①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顾炎武语)  

材料二、所谓慷慨、从容者,非以一身较迟速也。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但不容已;古今成败利钝有尽,而此不容已者,长留於天地之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②,贤圣指为血路也。(黄宗羲语)

材料三、凡先生(注:顾炎武)之游,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材料四、立言但论是非,不论同异。是,则一二之见不可易也;非,虽千万人所同,不随声也。岂惟千万人,虽百千年同迷之局,我辈亦当以先觉觉后觉,竟不必附和雷同也。

【注】①指,通“旨”,要旨,要义;②说铃:这是一部清代的笔记小说。

(1).以上是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派的言行,请解释“经世致用”的含义,并概述明末清初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内容。(6分)

19(1)第一问,“经世”:治理世事;致用为:尽其所用。只答“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的只计1分.第二问,①务实,务当务之务,或者:少空言,多行动。②有强烈的责任心,勇于任事的精神;③注重调查研究;④有独立的见解,不随声附和。(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每点1分,意思相同即可)

(2).湖湘文化继承明代经世致用之学,并涌现了大批救国救民之子,清末湖南“狂人”,湘潭人杨度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足见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气魄。请结合材料(一则即可),举一个湖南人(有名的)的例子谈谈湖湘文化的特点(6分)

(2)湖湘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责任心,敢于担当的气魄(1分)。谭嗣同(1分)为变法而死。变法失败后,有义士救他出去,他坚决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最后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就义诗。以生命作代价,唤起国人之醒悟,此乃强烈的责任心和气魄令人感动。(4分)(计分方式:文化特点1分,人名1分,事实2分,表达逻辑清晰2分)

【附】译文一、孔子删减编辑六经,就怀有伊尹太史在水深火热中拯救百姓的情怀。所以说,记述那些空言,不如表现在行动上……凡是不涉及六经的要领及当今事务的文章都不写。

译文二、(人们)所讲的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不是凭借一已之身比较死得慢和快。 扶持危局稳定将倾局面的想法,使我生命都可以因此不死。但我的力气一丝一毫没有用尽,就不宽容自己;古往今来,成功失败敏锐迟钝都有尽头,但这不宽容自己的情感,长久的保留在天地之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被常人藐视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但被圣人贤人称为流血之路。

译文三、大凡先生游学,都随身带着书籍,到达险阻要塞的地方(休息),就叫上年纪大的已经退伍的士兵并向他们询问原委,如果同平日听到的不同,那么就到店铺市场上去寻找书籍并核对校正。

译文四、写文章只讲究是非,不讲究异同。正确的观点,即使是少数人的见解都不能改变;错误的观点,即使千万人一样,也不随声附和。难道只有千万人,即使是百年千年一样迷惑的事情,我们也应当用先觉使后觉者觉悟,终不必附和于人并且与人相雷同。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一)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从2016年起,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文综、理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如果高一的时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可以不学英语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对北京中高考改革“乐见其成”,在他看来,母语绝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而是关乎一个国家的灵魂与信仰,是国家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此次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分值的提高,作为一个“风向标”,提醒大家重视母语教育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其在考试中不易“拉分“的特点,语文在中小学特别是中学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陈跃红告诉记者,近年来,以北大中文系为例,生源质量与十年前相比有了较大提高。“这似乎可以说明,近年来社会上对中文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专家普遍认为,强化语文绝不意味着弱化英语教学,只是让英语学习、考试回归理性,避免“全民英语”带来的诸多误区和资源浪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北京的改革方案,“不是淡化(英语的分量),只是改变评价方式。总体来说这样的变革是更加灵活、变通的处理方法,更符合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据美国政府的调查粗略估算,现在美国可能有1600所公立及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而10年前只有约300所。而且,开设汉语课的学校数量还在急剧增加;参加汉语高级考试的学生数量正迅速增长。专家认为,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使海外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汉语热,如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英语热。家长、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中国正成为一个全球重要国家,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1).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探究北京市高考“语文提分、英语降分”的理由(6分)

20(1)①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让国人有了文化自信;②母语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灵魂与信仰,是国家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③让英语学习、考试回归理性,避免“全民英语”带来的诸多误区和资源浪费

(评分标准,每点2分,要有关键词,见加下划线的词语)

(2)请针对以上两则材料,任选角度,写一段200字以内的新闻短评。(6分)              

20(2)写法提示:【1】选择恰当的评价角度。附:可供选择的角度:①母语构建国家的灵魂与信仰;②文化自信是国家崛起的标志;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实力决定文化实力)。其他角度只要有理即可。

【2】具有旗帜鲜明的观点。对发布的消息,有些是探讨性的,肯定否定的都可以写,有些是肯定褒扬的。本文是褒扬类的,根据湖南“考试说明”的表述:“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对于否定这则新闻,否定北京市的决定的观点,应在4分以下,对于思想不健康的评论只能给低分,甚至不给分。

【3】具有完整的评论结构。一般简单的就是三段式(逻辑层次):

即:①由新闻引用观点,或直接提出观点,再扣新闻解释观点;②围绕观点扣住新闻进行分析(不需要用例证);③总结出结论。

【评分标准】选择角度和提炼观点2分,“评”3分,结论1分。如果角度正确,逻辑层次清楚,“评”得深刻,可以得6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有三个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突然天降大雨。

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躲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待在原地。

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

丙说:“静坐无聊,奔走无益,何不雨中漫步,享受自然妙趣。”便慢悠悠地在雨中行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这三个人的言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    ②自拟题目      ③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21、审题提示:此题是个比喻性的材料作文,根据整体理解的原则,第一段是交代环境,第二至四段交代面对环境的态度,如果将第一段“流落到荒岛”“天降大雨”比喻“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么后面就是写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

立意角度:①面对困难和挫折泰然处之;②不辞辛劳,走出困境;③慢悠悠行走在困境中。三个角度可以任选一个,立意方向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C) 2006-2024 如意了 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