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 高中 > 高三 > 语文 >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提挈/契约  枸杞/祈求  间距/离间  框架/眼眶

B.摒弃/摈弃  汲水/吸取  干劲/遒劲  树冠/列观

C.问候/侍候  团结/反诘  厚薄/薄饼  靓妆/靓丽

D.山峦/山岚  毗邻/纰缪  甲壳/地壳  万顷/倾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装订    姿势    众口烁金    暗度陈仓

B.枕藉    观摹    形迹可疑    不可名状

C.寥廓    提名    白浪滔天    相辅相成

D.蓬松    更迭    闻者足诫    明察暗访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作家。获奖消息传来,勾起她对早年创作生活的     的回忆。

(2)中国的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如何遏制公立医院的——行为,     让公立医院重新回归公益性质。

(3)北京男子当街捧童的案例固然极端,但折射出的戾气之害却有着普遍性占座引发打斗,擦碰带来纠纷,动辄恶语相向,     不在发生着。

A.幽远  牟利  无时无刻    B.幽远  谋利  时时刻刻

C.悠远  谋利  时时刻刻    D.悠远  牟利  无时无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联合国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全世界产生的电子垃圾有70%以上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

B.习近平书记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表示,国共两党应围绕以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相互释放善意。

C.农业部日前将批准进口三种转基因大豆,用作加工原料,这三种大豆已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同等国家批准用于商业化种植或食用。

D.飞行中首次执行教育类应用任务,表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山水与文学

  《文心雕龙》有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话,一若只有在庄老告退以后,山水诗才可以成立。其实,在山水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中就含有不少的老庄思想,如“昔在老子,至理成篇”(《陇西行》),“游子值颓暮,爱似庄念昔”(《永初七月十六日之郡而发都》)一类的诗句,随处可见。谢灵运及其以前的庾阐诸人山水诗的出现,正是玄学盛行后的产物,像《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序论》所说的:“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亦即《文心雕龙》中所说的“诗必柱下(老)之旨归,赋乃漆园(庄)之义疏”。这类诗,是老庄思想在人生上尚未能落实而出现的玄学概念性的诗。凡属于概念性的诗,必是抽象的,恶劣的诗;仅有思辨而未能落实于人生之上的老庄思想,就老庄思想上的归趋上说,也是浮薄的老庄思想。刘勰所说的“庄老告退”,是指上述这些玄学概念诗的告退;而“山水方滋”,正是老庄思想在文学上落实的必然归结。因为谢灵运并不曾真正安于老庄的人生态度,所以他的山水诗,缺乏恬适自然之致。老庄思想,尤其是庄子的自然思想,在文学方面的成熟、收获,只能首推陶渊明了。

  在魏晋以前,通过文学看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比”与“兴”的关系。在此种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占有很明显的地位,所以也只赋予自然人格化,很少将自己自然化。在这里,人很少主动地去追寻自然,乏不会在自然中求得人生的安顿。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依然是比兴的意义;仁者智者,依然是以仁智为其人生,而不会以山水为其人生。庄子对世俗感到沉浊而要求超越于世俗之上的思想,会于不知不觉之中,使人要求超越人间世而归向自然。他的物化精神,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也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这样便可以使人进一步想在自然中——山水中,安顿自己的生命。同时,在魏晋以前,山水与人的情绪相融,不一定出于以山水为美的对象,也不一定是为了满足美的要求。但到魏晋时代,则主要是以山水为美的对象,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者美的要求。

  谢灵运的“寻山陟岭,必遍幽峻。岩障千重,其不备尽登蹑”,是在魏晋时代追寻山水之美的风气下所形成的极端的例子。把这种心情反映在文学作品上,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这种心情、态度,正是魏晋玄学的产物。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谢灵运虽然深受玄学思想影响,但他并未以老庄思想为人生态度,所以他的山水诗缺乏恬适自然之致。

B.通过文学看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比”与“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和自然的双向转换关系。

C.在魏晋时代,山水与人的情绪相融,则主要是以山水为审美的对象,为了满足自我对美的要求。

D.追寻山水,满足追寻者美的要求,“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这种态度,正是魏晋玄学的产物。

6.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意思是,老子、庄子思想淡化或消退之后山水诗和山水文学才真正兴起。

B.在“诗必柱下(老)之旨归,赋乃漆园(庄)之义疏”指导下产生的山水诗才是成熟的山水文学。

C.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强调的重点依然是仁智而不是山水,是仁智的比兴而不是山水的审美。

D.“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登蹑”,说明魏晋时代的诗人无不主动积极地追求山水之美。

7.下列对玄学与文学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晋玄学的盛行,直接导致了山水诗的概念化、抽象化,这类诗不仅在文学上是恶劣的,在思想上也是浮薄的。

B.山水诗的出现,正是玄学盛行之后的产物。陶渊明的田园诗标志着玄学思想在文学方面的成熟与收获。

C.玄学思想的盛行,扭转了魏晋以前文学中只赋予自然以人格化,而很少将自己加以自然化的现象。

D.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诗人既以山水为审美对象,又以山水来安顿人生,创作出恬适自然的文学样式与文学风格。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也。孙权为阳羡长,始往随权。性薄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辄言后豪富相还。权奇爱之,因使召募,得百余人,遂以为将。讨山贼有功,署别部司马。后为吴大市刺奸,盗贼断绝,由是知名,迁豫章西安长。刘表在荆州,民数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比县建昌起为践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权甚壮之,拜偏将军,遂领百校,屯半州。

  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权即分宜都巫、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甘宁卒,又并其军。刘备出夷陵,璋与陆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

  魏将夏侯尚等围南郡。分前部三万人作浮桥,渡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并会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绝。璋曰:“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便将所领,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苇数百万束,缚作大筏,欲顺流放火,烧败浮桥。作筏适毕,伺水长当下,尚便引退。璋下备陆口。权称尊号,拜右将军。

  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市,他军所无,皆仰取足。然性奢泰,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嘉禾三年卒。子平,以无行徒会稽。璋妻居建业,赐田宅,复客五十家。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署别部司马    署:暂任,代理官职。

B.民数被寇    寇:劫掠,侵犯。

C.比县建昌起为贼乱    比:并列,挨着。

D.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    问:过问,询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权甚壮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又并其军    则或咎其欲出者

C.便将所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而其所在常如万人    泉涓涓而始流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

四、(31分)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4分)

(2)征伐止顿,便立军市,他军所无,皆仰取足。(4分)

11.试从正反两面简要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传主潘璋的形象特点。(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12处)(4分)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论语·宪问》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凝香斋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注释:①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大明潮畔。③香炉:香炉峰。

(1)“云水醒心鸣好鸟”中的“醒”“鸣”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赏析二字的妙处。(4分)

(2)本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句)(6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夜之灯

    ①积雪孤独地堆积在山脊上。有风吹过,我以为会把一些雪吹动得飘起来,但这些雪如像长在山脊上似的一动不动,因此风很快便无趣地消失了。在藏北进行的路途中,除了一动不动的雪山外,就只有风像是没有主意似的在乱撞。这样的情景持续得久了,你便觉得一切都变得安详而沉静。如果谁要是望几眼雪山,他便会觉得只有这些雪山才是强大的,强大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将它们改变,于是他便明白,为什么积雪的冈仁波钦是神山的原因。

    ②那天,当我们驱车从石布奇返回狮泉河的时候,太阳在一种乳汁般的光晕中一颤就落下山了。因为天将黑的缘故,我一路上都觉得高原像一个吃饱了的婴儿,安详地入睡了。好好睡吧,沉睡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足。

    ③天很快黑了,高原上的一切都变得模模糊糊,静静地被淹没在了夜色中。

    ④后来,月亮似乎慢慢地就要爬上来了。

    ⑤就在我随意一瞥时,我发现黝黑的山顶上,积雪被突然出现的一片月光照得白净透亮,比白天还要白,还要亮,还要干净。我仔细端详,发现被月光照耀的积雪似乎散开了一种高贵和矜持。它好像从白天的无奈中终于走了出来,抖落尽浑身的灰尘,袒露出冰清玉洁的身体,要为高原的夜展示出一种美。不一会儿,山峰便被月光照亮了。在这种慢慢被照亮的过程中,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光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些雪水冲出的痕迹,在一丝光亮里显得轻盈而柔美。我静静地注视着月光和雪山的这一场美之嬗变,感到自己无比庆幸,如果不是天黑了还在路上,又怎能看到这难得的一暮呢?

    ⑥我想,高原的夜之灯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⑦我很激动,积雪被月光照亮后流溢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慢慢向下涌动,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眼看着那片亮光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我有些惶恐,亮光要是全部展开时,月亮就出来了,这个神秘的高原夜就不再神秘了,我多么希望这一美景持续得久一些,让我多看几眼。

    ⑧但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那片光亮在几乎快要全都照亮雪峰时,却像池塘里的水一样不再动了,恍若浑然天造的美,不轻易为世俗而屈身。后来,月亮仍没有出来。我们的车子峰回路转,驶上一片宽阔地。就在我回头的一刹那,月光不知何时已了无踪迹,积雪已丧失所有的亮光,重新又站入了黑夜中。

    ⑨积雪经历了这场熔炼后,也许已完成了任务,所以它仍然要与夜色融为一体。而夜色似乎一往情深,重又抖落开宽大的衣衫把高原遮罩在里面。

    ⑩一个在低处的人,因为始终行进在熟知的路途上,他有些伤心。(略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①段运用拟人手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积雪的安详、沉静而又强大得几乎不可改变的不屈形象。

  B.第②段写藏北旅途上的时光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白天旅途所见之景,下启“天很快黑了”。

  C.第⑤段“擦拭”二字用得极好,化静为动,将雪峰被月光“照亮的过程”写得有动作,有声响,有情态。

  D.第⑦“流溢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慢慢向下涌动”一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了“涌动”的气势。

  E.第⑧段写雪月辉映临近高潮时却突然停止,月亮仍然没有出来,但正是这惊鸿一瞥,才让人激动不已,回味无穷。

16.作者为什么说“高原的夜之灯不是月亮,而是积雪”?(6分)

17.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藏北雪山的特点。(6分)

18.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6分)

六、(10分)

19.材料:当春节遭遇圣诞,当端午节邂逅愚人节,洋节和“土节”便开始了交锋,“情”与“礼”便发生了碰撞。过洋节是中华文化的沉沦吗?过“土节”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吗?(4分)

    要求:①请你以讨论会主持人的身份写一个主持提纲;②语言表达筒洁、明确。

20.请从贾宝玉、高老头和卡西莫多中任选一个文学形象,续写下面的话。(6分)

    要求:①紧扣前文观点,符合所选文学形象的境遇或特征;②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③150字以内。

    对立的东西放在同一个人身上,它的作用往往不是相反,而是相成。这种相反相成塑造出的文学形象,常常是绚烂多姿、丰富鲜活的,例如,     。

七、(60分)

21.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一大堆奇形怪状、颜色各异的石头,砌墙师傅与艺术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师傅说必须统统打磨成方形才能用,艺术家则坚特要保留石头原形来砌墙……

    最终院墙砌好了,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无数的游客在院墙前留影。这道院墙成了小镇上最美的一道风景。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卷及答案

(C) 2006-2024 如意了 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