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来源: 祝薇 时间:2021-03-25

职场妈妈的焦虑都是相似的

还记得去年临近期末,刚刚复课两周的“神兽”们再次归家,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心仪的老师和伙伴,重新回到一张小小的书桌,对着电脑屏幕听网课……作为一位职业妈妈,郁闷和焦虑的心情可想而知。

我全副武装,坐地铁一个多小时穿越北京城去单位上班,下了班还要给孩子做饭、催促作业,每天真是疲惫不堪。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妈妈做饭的时候,你写作业,我们争取同时完成任务。时间大约40分钟,你觉得自己完成多少?”那日下班后,担心女儿作业拖拉的我,和女儿约定作业进度。我尽量心平气和,扮演着有能力掌控一切的能量妈妈。

“我能把两张卷子都做完。”女儿也信誓旦旦。

40分钟过去了,当我把饭做好,兴冲冲地和孩子分享彼此的进展。

大家能够想象结果吗?被猜中了,孩子才写了四道选择题。两张卷子的目标只完成了五分之一。我皱着眉头问:“不是说可以完成两张卷子吗?”

“我有些不会,所以看了会书!”

“然后呢?”

“然后我又看了会手机……”

此刻的我,感觉被忽悠、感觉失控,感觉无可奈何,感觉已经按捺不住怒火,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如火山般爆发。

我历数孩子的各种拖拉恶习,从而延展到学习上的各种问题。我感觉委屈、感到无助。我快速地组织着语言:从自己辛苦的付出,到拖拉带来的问题,到言而无信,到做人与做事……

幸好,理智告诉我:可以啦,适可而止,你要解决的是作业问题,而不仅仅为了发泄情绪……

相信,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多爸爸妈妈都如释重负,从事知心姐姐工作老师们也一样啊,看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的确,在和孩子们、爸爸妈妈沟通、交流的时候,“磨蹭”“我急他不急”“学习不主动、不自觉、不自律”,不出意外,一定是爸爸妈妈背后吐槽孩子的高频词。而“河东狮吼”“情绪失控”“催催催”“唠唠叨叨”“性子急”也形象地勾勒出孩子眼中,爸爸妈妈气急败环,却有无可奈何的形象。

父母如何从放手到放心?孩子如何从他律变自律?亲子关系如何从紧张的敌我矛盾,变成积极的共同面对?

父母的“急性子”急什么:

情绪、担忧与控制

作为父母,需要具备积极的复盘能力,对发生的问题和冲突,重新进行反思、进行积极的思考。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的 “太磨蹭”“不主动”和爸爸妈妈的“急性子”“管太多”,这些行为背后真正的心理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行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有弄清楚了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为了更客观地表达,我再来举一个妈妈的例子——

学校老师布置了今天的家庭作业,妈妈看了一下,量不多,估计也就需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可以完成。

妈妈做好了准备,今天一定要督促儿子早点完成作业,能省出时间复习一下功课,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妈妈和孩子做好约定:我们争取一个小时完成。此刻的妈妈心平气和,孩子也是信心满满。

妈妈关上了门,趁机收拾房间、打扫厨房、回复几个微信,忙得不亦乐乎。半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去孩子房间,发现孩子才写了一门功课的开头,见妈妈进来,赶紧放下了手中的物品——那是一个放在桌子上的小摆件。

没有想到,什么东西都能成为孩子的玩具。妈妈有些焦虑和着急,这都半个小时过去了,还只开了个头,妈妈忍住怒火,提醒孩子要抓紧,收走了桌上的小摆件,并且站在一边看着孩子写。

孩子提出要求,妈妈,你站在旁边我感到很紧张。于是妈妈有些沮丧地关上门,期待奇迹发生。

一个小时后,妈妈再次走进房间,发现作业进度就像乌龟挪步,孩子做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但是离完成作业还有十万八千里。一想到又要熬夜,一想到孩子油盐不进的状态,一想到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一想到孩子这种状态如何应对小升初,一想到从小没有好的习惯,将来无法面对社会的挑战……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妈妈顿时火冒三丈,愤怒的情绪挡也挡不住,劈头盖脸地开始训斥孩子,什么话有杀伤力,就说什么话,似乎没有杀伤力就不足以点醒孩子。而此时,如果身边的甩手掌柜——丈夫再来一两句佛系的话,那绝对会点燃一座火山,从孩子作业,到工作不顺,再到婚姻中的种种不满,这绝对是一个不眠之夜。

看,不同家庭,“冲突”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我这位妈妈的“着急”和这位男孩妈妈的“着急”是一样的吗?两个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他们的“磨蹭”也是一样的吗?一样,也不一样。

一样的是,我们对孩子担忧的心情和负责任的态度。最开始,我们着急的都是孩子当下的学习习惯,我们希望孩子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腾出时间来复习或者是休息。

一样的是,当我们面临问题时,有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访,它的名字叫“自动化思维”。这位客人善于联想,让两位妈妈各自浮想联翩。所谓的“自动化思维”,就是当我们遇到事情时,瞬间在脑子里飘过的形形色色的想法。这些想法和我们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的气质特点、生活经历等都息息相关。

不一样的是,两位妈妈的“自动化思维”并不一样,当遇到问题,两个人浮想联翩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我的“自动化思维”经历了这样的演变:

我一直担心熬夜伤身,被癌症、猝死之类的案例所惊吓。

我担心完不成作业,就意味着熬夜,熬夜会导致孩子身体素质下降。

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就会改变,而当孩子没有按照要求完成目标时,我通常会觉得孩子还不够努力,我非常信仰“天道酬勤”。

我觉得自己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能教育好孩子,一切都应该在我的控制之中,我不能允许事情失控,我必须让孩子遵守规则。否则,事情就会变得很糟糕。

而这位妈妈的“自动化思维”是:

如果孩子不能有良好的习惯,就会被老师否定,老师就有可能放弃孩子。

如果孩子不能有好的习惯,他的人生就会变得一团糟,会被社会淘汰,甚至会被毁掉。

孩子的事情总是我一个人在管,家里人都不关心,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两位妈妈失控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原因,都有一连串的联想。“由一个个情景引发的自动化思维,就会被当真,并且产生连锁反应,激起不必要的情绪波澜,甚至是心理的海啸。”

而当我们冷静下来,会发现这些“自动化思维”是多么夸张。但是我们因为自身压力太大、过于焦虑、过于自恋,或者孩子太顽皮,太难养,导致我们被这些冒出来的“自动化思维”所控制,想太多,想太远,想太复杂,分不清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区别,对自己的联想过于当真,缠绕和深陷其中。

总而言之,我们被自己脑子中的想象所控制。

其实我们真正要解决的,其实就是“孩子写作业拖拉”这个明确的问题。而“自动化思维”,让我们忘记初衷,理智如脱缰的野马,如失控的孙悟空,一个筋斗,跑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我们骂也骂了,孩子哭也哭了,鸡飞狗跳之后,“拖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时刻有一双第三只眼,提醒自己:我的“自动化思维”又来了,它是我重要的客人,但是我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我可以请它到客厅坐一坐,不要让它干扰和控制我的情绪。

让自己和“自动化思维”做一个暂时的分离(不要企图消灭自动化思维,它和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息息相关),然后回到当下,解决孩子当下面临的困难。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分清孩子的“假磨蹭”“不合作”“真拖拉”

当我们对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有了认知之后,就要弄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孩子的每个问题,都释放着信号,都是提醒父母帮助他们的信息和资源。

磨蹭的背后是释放焦虑,是情绪失控,是压抑反抗,还是无法延迟满足导致的各种行为习惯?

通常孩子磨蹭有三点原因:

一是“假磨蹭”,就是父母自以为的磨蹭,实际上是孩子的正常节奏。

孩子由于身心发育水平和学习能力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阶段,父母如果没有把握孩子当下的节奏,粗暴地揠苗助长,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和过高的期待,就会导致“假磨蹭”的情况发生。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把注意力做过一个量化测试,发现小学生只有15个单位的注意力,这些注意力,仅够支持孩子们听20分钟的课,抄15分钟的生字,背8分钟的单词。这里我们所说的注意力,是基于学习的注意力,和玩游戏、活动不一样,它是需要调动意志力来坚持的行为。

所以,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的课程设置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小学通常一节课是40分钟,中学一节课是45分钟,到了大学通常会是90分钟……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同样,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是有差距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孩子写作业太磨蹭”理解为“孩子尚未掌握半小时写完作业的技能”。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另外,孩子由于气质特点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孩子有不同的节奏。有的孩子性子急,做事高效,但是错误率高;有的孩子比较稳健,追求完美,但是需要保证足够的时间。

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明确孩子的个性特质,别打乱孩子节奏,别强迫孩子高效。否则,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焦虑。

二是不合作,是孩子对父母要求的拒绝和反抗,是不认同和不情愿的表现。

这样的情况,通常发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很多孩子,不喜欢父母无孔不入地控制和管教,反感父母唠叨,会以拖拉作为对抗的方式。呈现出“偏不听”“偏不做”的心理;或者预测到即使高效完成作业,也会有无穷无尽的作业等着自己,故意以拖拉来拖延时间。

记得曾经接到过一个孩子的热线,在电话中,孩子透露了自己拖拉的原因:“反正写完了,我还得练琴,还得写奥数作业,我才不想写呢,所以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妈妈一看时间不早,就会催我早点上床,别做了。”

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前不久有一个在中学生中流传的抖音:玩游戏的男孩儿正和朋友们说再见——下线了,我要去赶作业了。结果妈妈冲进来训斥:只知道玩游戏,永远不记得写作业。被负面评价贴了标签的男孩儿一赌气,索性不做作业了,接着继续玩游戏。这种对抗实际上是两败俱伤。

要解决这种情况,可能不仅仅需要学习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的技术和技巧了,更需要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建立良性的亲子沟通模式。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关系没有梳理好,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三是真拖拉,没有时间概念,缺乏意志力和毅力,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尚需提高。

家庭生活如果缺乏规律,父母自身也没有时间观念,或者过于溺爱和纵容,家长对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缺乏指导,在孩子应该培养注意力、自理能力、意志力的关键时期,没有进行悉心的关注和指导,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习惯。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父母自身做出榜样,建立规则,从点滴中开始帮助孩子训练了。

不要怕晚,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首页学校数据培训试卷成语作文专业美术美术小升初

© 2006-2024 如意了